苏清婉的事后,她对这个小镇和这片山林产生了莫名的眷恋,再加上沈慕言的挽留,她便决定多留几天,看看这里的风景,也顺便帮沈慕言打理一下守林人的小屋。
这几天,林晚秋和沈慕言几乎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去山里巡林,看着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听着鸟儿的鸣叫和溪水的流淌;一起去镇上的小店买东西,和热情的村民打招呼,品尝镇上的特色小吃;晚上的时候,他们就坐在守林人的小屋里,围着炉火聊天,沈慕言给她讲山里的传说,林晚秋给她讲城市里的故事,日子过得简单而惬意。
“晚秋,明天我们去后山看看吧,” 这天晚上,沈慕言忽然说,“苏清婉的坟前,我想再种一棵桂花树,她那么喜欢桂花,有桂花树陪着她,她应该会很开心。”
林晚秋点点头:“好啊,明天我们一起去买树苗,然后去种。”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去镇上买了一棵桂花树树苗,然后带着铁锹和水桶,往后山的荒坟区域走去。山路比之前好走了很多,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阴冷。
走到苏清婉的坟前,林晚秋惊喜地发现,之前被破坏的坟包已经被人修好了,坟前还放着一束新鲜的野花,应该是张老栓来过。沈慕言放下树苗,开始挖坑,林晚秋则在一旁帮忙,把周围的荒草清理干净。
“你看,这里有个东西。” 就在这时,林晚秋在坟旁的泥土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是黑色的,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花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沈慕言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接过木盒,仔细看了看:“这木盒的花纹,像是民国时期的样式,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两人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日记,还有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子,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梳着齐耳短发,笑容灿烂,看起来很活泼。日记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上面写着 “许念卿日记” 四个字。
“许念卿?” 林晚秋拿起日记,“这个名字我好像没听过,她是谁啊?”
沈慕言摇摇头:“我也没听过,或许是以前住在这山里的人吧。我们打开日记看看,说不定能知道她的故事。”
林晚秋点点头,翻开日记。日记的第一页,写着日期:民国二十年,三月十五日。字迹娟秀,带着几分青涩:“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座山里,这里的风景真美啊,有清澈的溪水,有茂密的树林,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父亲说,这里很安静,适合我养病,希望我能在这里好好休息,早日康复。”
原来,许念卿是因为生病,才来山里养病的。林晚秋继续往下翻,日记里记录了她在山里的生活:她每天早上会去溪边散步,下午会坐在院子里看书,晚上会听着虫鸣入睡;她认识了山里的很多小动物,给它们起了名字;她还认识了一个叫 “阿泽” 的年轻男子,阿泽是山里的猎人,经常给她送一些新鲜的野味和水果,两人渐渐成了朋友。
“民国二十年,五月二日。今天阿泽带我去了山里的一片花海,那里的花真漂亮,红的、黄的、紫的,像一片彩色的海洋。阿泽说,这片花海是他偶然发现的,他只带我一个人来。看着他的笑容,我的心跳得好快,我好像…… 喜欢上他了。”
看到这里,林晚秋忍不住笑了,这是少女怀春的羞涩,多么美好。她继续往下翻,日记里的内容越来越甜蜜,记录着她和阿泽的点点滴滴:阿泽会陪她看日出,会给她讲故事,会在她生病的时候照顾她;她会给阿泽缝衣服,会做他喜欢吃的饭菜,会在他打猎回来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
“民国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今天是中秋节,我和阿泽一起在院子里赏月,他给我买了一块月饼,是我最喜欢的豆沙馅。他说,等我病好了,就带我去城里,去看更大的世界,去吃更多好吃的。我真希望我的病能快点好起来,这样我就能一直和他在一起了。”
可是,接下来的日记内容,却变得沉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