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回,他处处亲力亲为,也亲自摒绝了在赈灾之中常见的贪腐乱象,以铁腕,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一点在贵族当中的好人缘与名声。
有人到康熙御前参奏雍亲王,意图给他安上错处从差事上拉下来,别挡了大家的发财路,也有东宫一系的人,找太子说情。
“太子爷,这雍亲王未免也太铁面无私了吧?”官员道:“从前那赈灾的,把稻糠送进灾民嘴里,给吃清汤水,是可恨,咱们也万万干不出那样的事儿。可那上等的白粳米稍微换做次的,不仅对品质没有影响,还能一袋米多出半袋子,那又是两大锅粥能送进灾民肚子里。咱们在其中,不过赚点辛苦钱,王爷铁面无私,倒是在灾民那做了好人,咱们可受苦了,麻烦事辛辛苦苦干成了,还要倒搭钱进去。”
太子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我这四弟就是这个脾气,给他一把刀,恨不得把天底下的贪官都砍了,你们倒在他眼皮子地下弄鬼,也真是嫌命大。”
官员忙要叫屈,太子打断他道:“行了,捞一点就得了,你看外边生灵涂炭,灾民数众,从他们嘴里捞钱,你花得心里安稳吗?”
官员觑着太子的面色,不敢说话,太子摆摆手,叫他退下,坐在书房中良久,长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我大清的臣工,大清的江山啊……”
与此同时,康熙也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参奏雍亲王的御史。
御史慷慨激昂,参奏雍亲王种种罪名,于赈灾中贪渎,不能尽心国事;提拔属人做官,暗藏野心;在内则宠妾灭妻,软禁嫡妻,是内德不修……林林总总,竟也有小十条罪名。
康熙听着,越听越想笑,他分辨着其中有几桶脏水,听到最后,忽然问:“照你这么说,朕这些儿子们,有哪个你觉得是清白可以塑造的?八贝勒?”
听到最后三个字,御史忽然冒出浑身冷汗。
康熙面色骤然冷淡,将手中奏章一拍,“你们越是如此奏,说明这差事叫老四办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