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孤军,总兵郑哲顺是郑经宠臣冯锡范的心腹,自然不肯投降,率领四千守军死战不退。攻城的武定总兵韩天福、临安总兵李玉彬乃是吴周降将,急着立功自固,攻得异常凶悍,可在守军的拼死抵抗下,伏尸千余具仍毫无所得。然而,当郑哲顺得知漳浦失守的消息后却失去了坚守下去的勇气,带着八十多艘船撤往澎湖。
他的运气不太好,撤退途中遇上了两广总督满都拉图率领的攻打澎湖的广东水师。见前方出现郑氏船队,满都拉图以为自己的行踪被澎湖水师发现,下令主动攻击。实际指挥广东水师的潮州总兵张国勋充分利用己军的兵力优势,命海丰参将高亮福、碣石卫参将高亮祯各领本部船队从两翼包抄郑军。陷入重围的郑哲顺丝毫不惧,率部下奋力突围。激烈的海战持续了整整三天,郑军数次突围又数次被追上,最终郑哲顺中炮身亡,部下仅逃出七艘快船,不过却给了卫军极大的杀伤。卫碣石卫参将高亮祯船沉人亡,水师将士伤亡高达两千,足足三十七艘战船被击沉,更重要的是延迟了广东水师抵达澎湖的时间,打破了卫军两路夹击澎湖的计划。
漳浦县、镇海卫、铜山所的相继失守意味着漳州府境内再无郑军势力,然而对刘国轩来说这并非最坏的消息。真正令他心神剧震的是:延平王郑经的大军居然败了!
乾元二十九年(1673年)四月九日午时,同安湾郑军水师中最大的一艘战船上,“招讨大将军”和“延平王”旗号赫然可见,郑经端着千里镜平静地观察着同安县双溪口一带的出海口,不知在想些什么。
“藩主,臣已派人打探明白,围攻同安的卫军只有一万五千,我众敌寡,可速击之”,宠臣冯锡范兴冲冲跑了过来。他是郑氏元老、前工部尚书冯澄世之子,对郑经忠心耿耿。
“莫慌”,郑经放下千里镜,手指同安东南方出海口处的丙州岛微笑道:“智者用兵,未思进,先思退。若在此筑土城一座,我军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