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案上取出一封书信递于他。
李应明拆开信细看,却是郑经部将兼谋士施明良写的降书,信中除了表达向卫廷的效忠之意外,还将郑军在各地的军事布防情况描述得清清楚楚且绘有图,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听说那施明良是郑经的心腹,他的话可信吗”
“为诱降此人,吾费了不少工夫,信中所述的郑军布防,很多地方与咱们掌握的情况相符,且吾观此人极善趋利避害,非忠义之臣,如今畏我军之势而降,应该是真的”,刘茂遐自信地说。
“吁~”李应明长吁了一口气,“若是真的,郑军虚实我已尽知,仗便好打了!只是需尽快报于秦王殿下才是!”
刘茂遐微微一笑,“两天前吾便已命人用飞奴(信鸽)报于殿下,此鸟日行千里,传送消息比马快得多,估计此时已到殿下手中矣!”
“难怪抚院前些日子排兵布阵如此从容!原来敌人虚实尽在掌握!如此妙算,吾自叹不如!请您坐镇福州统一调度。吾愿去金门指挥厮杀!”李应明由衷钦佩,谦虚地请战。他投奔大卫国的时间远比刘茂遐早,官职品级也更高,对秦王命刘茂遐担任福建陆战的总指挥,原本十分不满,如今终于心服口服,甘受驱驰。
“不,李公应该去同安而不是金门。施明良在信中说为巩固新得之地,郑经亲率大军正驻于澎湖。李公抵达同安后,围住佯攻即可,莫要真的破城,只以此城为饵引诱郑氏大军来援。若能引诱郑经离开澎湖,攻打台湾便容易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