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经略,您年事已高身体又违和,经不住远征劳苦,依吾看,还是留在长沙吧”,一见洪承畴那苍白的脸色,屯齐便劝他留在长沙。
“皇上知遇之恩,粉身碎骨难报。如今国事蜩螗,老夫奉皇命经略五省又是征北副将军,岂有不亲赴前线之理咳咳”洪承畴挣扎着说,话未说完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正是为了皇上和大清,您才更应该保重身体。请待在长沙养病,此乃军令”,屯齐斩钉截铁地下令,一旁的洪士铭见状眼眶发红。
“唉!既如此,老夫只能遵命”,洪承畴沉重地说,终于提及主题,命儿子洪士铭取过一封信来,“此乃老夫写给胡茂祯的劝降信。昔年胡茂祯曾在老夫麾下为将,彼此有些交情”。
屯齐听罢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胡贼可是杀了张督宪降的卫,又被卫国封了一等伯,怎么舍得又怎么敢重新归顺大清”
“老夫亦以为胡某不会归顺大清”,洪承畴忽然露出笑容,“大将军只需设法法让这封信被伪秦王的部下截获便好”。
“您是说施反间计”屯齐明白过来。
“正是。胡茂祯本是李闯部将,先降明朝,又降大清,再降卫国。如此三姓家奴,伪秦王如何敢深信见到吾写的劝降信必生疑心。若能搅得彼辈内部不和,对大清岂不是件好事”说到此处,洪承畴收回笑容,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妙计啊妙计”屯齐连声称妙。
洪承畴命儿子又取过一封信,“此信是写给山海关总兵冯铎的。昔日冯铎之兄冯铨劝先皇以伪哈密公主的性命威胁伪汗,触了伪汗的逆鳞,故意派其出使宣府导致横死;又借口随征,将冯铎调离军事重镇山海关。这些冯铎心中应该明白,如何能不恐惧昔日在京时吾与冯氏兄弟有旧,写信招之,让冯铎倒戈的希望还是有的”。
“哎呀,若能如此,我军的胜算便又大了三分!”屯齐心中愈发欢喜。
“只是此信非得与冯铎相熟之人去送方有作用,吾有幕僚名朱应升者,识得冯铎,可担此任”,洪承畴又提出送信的人选。
“洪经略选的人,吾自然放心”,屯齐点头同意。他听说过这个朱应升,知道此人已经六十多岁,是洪承畴麾下头号谋士,为其出过不少妙策,有“军中诸葛”之称。
“还有一节,大将军须得提防夔东十三家趁我军与卫军交战之际夺取荆州和施州卫”,洪承畴又说出一段令人担心的话来。
听得此语,屯齐脸色突变。夔东十三家多是李闯余部,战力很强,多年来大清虽然将他们压制于夔东,却难以彻底消灭。若是他们与卫军结盟,腹背受敌下,荆州说不定真的保不住!
“还请经略教吾”,他由衷地向洪大忠臣讨主意。
“如今卫强而清、明弱,您可以孙吴联手抗曹为例遣使与夔东结盟。若他们肯联盟抗卫,再好不过。若不允,不妨将荆州让于夔东。卫军见这些土寇占了荆州,必然不愤兴兵来夺。一旦双方打起来,我军便可坐收渔翁之利,此之谓驱虎吞狼”。
“难怪皇上要吾遇事多听您的意见,您真有鬼神莫测之才!吾这便派人去夔东”,屯齐佩服得五体投地。
“匆忙间,老夫亦只想出这三策,仅供大将军考虑。咳咳”,洪承畴再次咳嗽起来。
“您身体不适,且在长沙休养,吾在荆州会时常写信向您讨教”,屯齐赶忙说。
“如此老夫便在长沙祝大将军凯旋”,洪承畴喘息着说。
——
湖广郧阳府房县,大明益国公郝永忠的营寨中忽然来了不速之客:大卫国湖广按察副使徐化溥、礼部郎中刘国钦。徐化溥是名儒也是参与大同起义的义士,因政绩卓著,一步步拔擢起来;刘国钦原是清朝驻杀虎口的税官,因善于逢迎,降卫后也是官运亨通,先是署大同知府同知,后调至礼部为郎中。信奉外交即实力的莲大可汗看上了蟠踞于夔东的义军势力,特派二人出使约他们共同出兵攻打荆州。在另一个时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