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爱新觉罗,乃是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多罗恪僖贝勒图伦之子。他亦是皇太极时期的老将,因为屡立战功,晋多罗贝勒,可惜在随敬谨亲王尼堪征讨南方时失利,被顺治帝追论尼堪战殁事,削爵,后封镇国公。由贝勒降为镇国公,屯齐的心中自然不平衡,此番随多尼南征,心中一直存有立大功恢复爵位的念头。
“嗻!”赵布泰大声应了声嗻。
“奴才一定替皇上当好差,协助平西王守住云南”,在说到“协助平西王”这几个字时,屯齐特意也加重了语气。
多尼暗自点头,从兄比赵布泰灵活,看问题通透,已然明白皇上留他在昆明的意思。他和赵布泰一个有勇、一个有谋,有此二人监视吴三桂,谅这位平西王也不敢有什么异心。想了想说道:“云南虽然已经收复,但内有残明余党、外有强卫虎视,孤给汝二人留下一万满蒙汉八旗兵马,以防不测”。
“嗻”赵布泰、屯齐大喜,此时“满洲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神话依然存在,八旗子弟仍视自己为战无不胜的天之骄子,听说大将军给自己留下了一万八旗兵,二人胆气顿壮。
吴三桂的目中现出一丝忧色,随即演变成欣喜的笑容,“哎呀,有真满洲大军助孤守云南,孤无忧矣!”从他口中说出的话,真诚无比。
“好!望诸公体朝廷之难处,解皇上之烦忧,操练好部下兵马,各司其职,一个月后,大军由昆明经广西、湖广、河南、山西返回北京”,多尼铿锵有力地说。
昆明城里的五华山清军大营内,将星云集,三王、二贝勒、六固山、一将军、一经略、一镇国公正坐在一起议事。三王,指的是清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罗可铎,平西王吴三桂;二贝勒,指的是贝勒尚善、杜兰;六固山,指的是固山额真罗托、伊尔德、阿尔津、巴思汉、卓罗、济席哈;一将军,征南将军赵布泰;一经略,五省经略洪承畴;一镇国公,镇国公屯齐。这么多人中,以信郡王多尼的身份最为贵重,不仅是郡王,也是全军统帅,故而威风凛凛地坐于正中,平郡王罗可铎、平西王吴三桂一左一右坐在他两旁。“皇上的旨意诸公都看过了吗西番猖狂,竟意图窥测京师,皇上命我等尽快班师回京,诸公须加紧准备才是”,二十四岁的多尼长相很像他的父亲豫亲王多铎,既阴鸷又儒雅,说话的声音温暖和煦,神态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此时顺治帝命多尼、罗可铎带领尚善、杜兰、罗托、伊尔德、阿尔津、巴思汉、卓罗、济席哈、张勇、李茹春、王平、陈德诸将,率满蒙汉官兵十五万班师回京;平西王吴三桂、五省经略洪承畴、征南将军赵布泰、镇国公屯齐留守云南的旨意已经到达昆明。见到圣旨,多尼急忙召回正在攻打建昌的吴三桂,并积极准备返京事宜。听说让自己镇守云南,吴三桂大喜,命部将胡国柱、高得捷领兵一万驻守会理,继续与建昌的卫军对峙,自领大军返回昆明。
“吾愿为皇上效力、解朝廷之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吴三桂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他被任命为留守云南的主将,清军主力北返后,便是云南的最高军事长官,此时必须有个态度。
“我等皆愿为皇上效力、解朝廷之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齐声附和,声震大帐。
“好!诸公的耿耿忠心,孤回京后必如实禀明皇上”,多尼大笑着鼓励众人,望向洪承畴,“老经略,大军的粮草准备得如何了”
“呃”洪承畴睁开老态龙钟的双眼,一抹厉芒闪过,随即消失不见,慢悠悠地开口:“前些日子我军虽在昆明缴获了大量明军的物资,可随着卫军入寇、征讨残明余部,各方面钱粮消耗很大,军需不足。吾已命云南巡抚林天擎抓紧筹备,估计再有一个半月便能将大军的粮草军械筹集完毕”。林天擎是洪承畴的亲信,曾任湖广巡抚,为武昌府学馆舍的建设写下过著名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其后被人告发索贿,降级调外用,清军打下云南后,在洪老经略的举荐下,被起用为云南巡抚。
“一个半月不可,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