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一说,其实却是场考试。主公我缺银子,您二位不是谋士嘛,有什么弄银子的好法子
沈荀蔚微微一笑,“成都附近土地肥沃,可兴修水利、屯田养兵;卫军已经入川,殿下不可两面受敌,可遣使修好卫国,必要时甚至可以向卫国称臣,既可以减少南面的军事压力,又可以与卫国贸易,收取商税,缓解财赋不足”。
“先生的法子固然好,只是需要时间。眼下,我军急需招兵买马,防范清军进攻,缺饷少粮,举动艰难啊!”朱宣叹了口气。他是个务实的人,丝毫没觉得向卫国称臣有损天朝上国体面,只要能复兴明祚,个人受点屈辱,又算得了什么他更担忧的是缺少养兵的钱粮。兵无粮则散,若是不解决财政问题,军队再多,亦难以持久。
“殿下勿忧,吾二人正是来给您送军饷来的”,欧阳直忽然哈哈大笑。
“哦,欧阳先生想捐银”
“下官一介穷书生,只有两袖清风,何来银钱可捐”
“那您有筹银子的好法子”朱宣好生失望,估计他也会说什么屯田、通商之类需要时间积累的法子。
不料欧阳直一张口,便令这位监国喜出望外,“下官曾追随蜀王殿下(指刘文秀)入川,蜀王殿下在洪雅县千秋坪设立文武官员,屯田养兵,想把四川构建成反攻中原的基地。可惜大功未成,便被调回昆明。临行之前,他密令下官在眉州丹棱县境内储存了一批银钱,以作未来复兴之用。不料,很快朝廷便丢了四川,连天子都南狩了。下官在山中躲藏多日,方逃脱清军追捕。听闻殿下兴义兵图谋复兴,估计定然需要这批银钱,特来相赠,可不就是给您送军饷来的”
“哎呀!先生真是雪中送炭啊!不知这批存银有多少”朱宣满怀希望地问。
“银子不算太多,约莫四万两,但也够殿下一时之用”,欧阳直微微一笑。
自古财帛动人心,听得有银子可用,穷急了的朱宣连酒菜都顾不得吃,草草了事后,派人随欧阳直、沈荀蔚二人去取。果然取得四万两银子,另有一批盔甲兵器,甚至还有百担食盐,都埋在一个废旧的山洞中。见到这批物资,他不由得感叹,刘文秀深谋远虑,真人杰也!可惜天子不肯令此人经营四川,否则国势何至于此!
又有银,又有物资,监国殿下便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军队数量迅速发展到两万人,号称十万,声势浩大,震动全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