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嘉绒人保留自身语言、服饰,科举、经商、为官俱无限制,仅他们小金部的土司子弟,为官者就有数十人之多。他本人也因战功,除了担任世袭的穆坪安抚使一职,还升任穆坪总兵。这可不是土官,而是有俸禄的实职”。
原来,康绒巡抚仲美乃、康绒布政使阿苏木、康绒总兵拉尔姆、乌斯藏总兵巴图孟克受了乾元皇帝苏勒坦密旨,让他们利用天全六番、黎州的土司出于嘉绒八部、与嘉绒人同文同种的关系,劝降天全六番和黎州,争取兵不血刃拿下两地。几人一商量,仲美乃、卓沃噶尔布出身于藏巴汗时代的贵族世家,坚村绛曲出身于康区土司家族,坚参南哈本身便是穆坪土司、属嘉绒八部之小金部,便由四人各写一封信劝降。
四人中,康绒巡抚仲美乃官最大,代表大卫朝廷,对众人封官许愿;身为穆坪土司的坚参南哈与众人更是老朋友,当年大西军入川,还给过天全六番、黎州土司不少帮助。所以收到他们的信,身上流着嘉绒人血液的高跻泰、杨先柱、安蒙等土司立刻便动了心。如今正逢乱世,必须择强者投靠才能生存。他们虽然做着大明的土官,可大明已经日薄西山难以依靠,兵强马壮的大卫国似乎是个好选择。
高跻泰毕竟做过多年的天全六番招讨使,老谋深算,自己不说,让副使杨先柱说,试探众人反应。杨氏与高氏一样,都是祖上降明后汉化的嘉绒土司,听说嘉绒人降卫后过得不错,杨先柱毫不掩饰自己愿意降卫的态度,笑道:“咱们这边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卫国那边倒是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依吾看,降卫的确是条出路”。
“不可!诸位难道忘了范公是怎么死的了吗怎可投降西番令祖宗蒙羞”客堂内忽然传来一声高呼,“西番”二字令祖上源于嘉绒八部的高跻泰、杨先柱、安蒙等人面上霎时阴沉起来。
第632章 明卫联兵入四川(中)
按说大西军也挂大明的旗,双方都是一家人,听到大西军北伐入川的消息后,这些人理应敲锣打鼓地欢迎才是。可客堂内一片肃静,大有剑拔弩张之势。无他,他们和大西军血战十余年,彼此结下深仇,如何肯降甭管打什么旗都不行。
在座之人,以天全六番招讨使高跻泰实力最强,也最为德高望重。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高跻泰,等他老人家开口。
高氏原是嘉绒土司之一,归顺大明后汉化,连原先的姓氏都废弃不用,改成汉姓“高”。高跻泰当了很久的大明天全六番招讨使,汉语十分流利,呷了口茶,不慌不忙地对洪雅县守备潘璘说:“潘守备,汝刚从洪雅撤到雅州,对嘉定的大西贼情况比较了解,说说吧,来了多少大西贼”
一口一个“大西贼”,将老人家的态度表露无疑:不管孙可望他们是否受了永历朝廷招抚,在他的眼中依然是贼寇,向贼寇投降,是不可能的。
“诸公,大西贼祁三升部来势汹汹,连陷东川、乌蒙、马湖多地,目前屯重兵于峨眉、夹江、洪雅,人数大约两万,皆百战精锐。末将麾下仅有一千兵马,不得不放弃洪雅,撤往雅州。依末将看,他们进攻雅州的可能极大。请诸公赶紧聚兵于雅州,与敌军决一死战!”潘璘高吼。在座之人唯有他最不可能投降大西军,因其原先也大西军一员,后来反正归明,斩杀知县严赓,献首级到雅州,受到永历帝任命的巡抚四川南部右佥都御史范文光信任。有此一节,死都不敢投降。
“嗯,安贤弟,汝说说看,四川行都司方向来了多少大西贼”高跻泰又问黎州安抚使安蒙。
“贼将高承恩已攻下四川行都司全境,并在青冈关屯有三千兵马”,安蒙认真地回答。
“诸公,大西贼行事的惨酷,汝等都见识过。吾辈为官一任,便须保境安民,绝不能放贼军进入残害百姓”,高跻泰声如洪钟,掷地有声地大呼。
在座之人皆见识过当年张献忠率大西军入川时的惨烈,剁手、劓鼻、割耳、剥皮、大辟者,比比皆是;血流数十里,尸填羌塘,寻常事耳!“吾等愿追随招讨使保境安民,与大西贼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