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和尚有大慈悲(上)
霍博克赛里城西边的额敏河畔,青草依依,牛羊成群。一名四十岁左右、头戴“班霞”、上穿七衣(法衣)、下穿五衣、七衣(即法衣)和掩腋衣三种;下衣、剃发衣、覆疮衣、坎肩、斗篷等等。
总之,我佛慈悲,弟子们衣饰多多。
那中年僧人来到了一顶大大的毡帐前,一个小沙弥正在学经,见到他的穿着,忙双手合十行礼。
“温萨上师何在”中年僧人的语气十分和蔼,让人如沐春风,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格鲁派高僧咱雅班第达;口中的“温萨上师”乃是日喀则大和尚那一系的高僧、两大密宗首领之一。
小沙弥朝额敏河畔的一棵高大赤松指去,“我师正在禅修”。
咱雅班第达不敢造次,命随从将马拴住,步行前往树下。
一顶邬坚莲帽懒洋洋斜靠着树干。这帽子非同小可,乃是莲生大师戴过的式样。帽下一人,跏趺而坐,气息悠长。
咱雅班第达暗暗佩服:佛陀曾于《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我师真得其中真味也!
“呼~呼~呼~”
大树底下传来呼噜声,原来大和尚不是在禅修,而是睡着了。
咱雅班第达有些尴尬,可丝毫不敢怠慢,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德高望重的温萨上师!所以,他恭敬地侍立,等待大和尚醒来。
这一觉睡得香甜,从午时直睡到申时末,大和尚方缓缓醒来。
“您醒了”咱雅班第达恭敬地问。
“小和尚来见老僧,何事呀”温萨大和尚笑眯眯地称四十岁的他为小和尚。
咱雅班第达却觉得理所当然,语气中只有尊敬,没有丝毫不悦,“您有没有收到拉萨的指示如今卫拉特内战,生灵涂炭,死的都是格鲁的子民,两位大上师可焦灼得很。阿弥陀佛!”
“嗯,大上师的确写了信给我,要我调节和硕特、准噶尔、辉特部的矛盾,制止内战,去拉萨护教”,温萨笑了笑。
那您还不去各部调解,反而在此呼呼大睡咱雅班第达虽然腹诽,口中却说道:“我佛慈悲,您在此禅修,必有深意!”“唉!老僧此举并无深意,只是见卫拉特血流成河,却毫无办法,心中苦闷,唯有酣睡而已”,温萨叹了口气。
“怎么难道以您的威望,也制止不了杀戮”
“战争一旦爆发,又岂是说停就能停的札萨克图汗素巴第素与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交好,而车臣汗硕垒又是辉特部苏勒坦珲台吉的连襟(娜木钟的姐姐是硕垒的正妻)。恐怕用不了多久,喀尔喀蒙古也要步卫拉特蒙古后尘了”。
“什么!您是说战争还会扩大到喀尔喀”咱雅班第达震惊不已,“上师,您得想法子救百姓啊!他们可都是格鲁的子民”。
“阿弥陀佛,有些事欲速则不达。所以我只能等,等得无聊了,便睡”,说完,温萨大和尚伸了个长长的懒腰。
“求您大发慈悲!”咱雅班第达热泪盈眶,他除了是高僧,还是前卫拉特汗拜巴噶斯的义子,对卫拉特有极深的感情。
“慈悲易发,时机却难求。好在如今时机到来,老僧我也醒了”,温萨老和尚开口说道。
“您指的是什么时机”
“东面的大清国如日中天,听说连大明朝的济南城都攻下来了。偌大的城市,血流成河,悲哉!悲哉!”
“恕弟子愚钝,清国到明国的土地上抢劫,关卫拉特何事”
“阿弥陀佛”,老和尚宣了声佛号,缓缓说道:“清国能抢明国,便能抢喀尔喀、卫拉特。一旦面临共同的威胁,各部落自然会一致对外,内战自然便消弭了。这便是汉人诗歌里唱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