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体系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各类电子元器件或是电路板什么的,功能上看起来可能大同小异,但制作工艺什么的,完全是天差地别。
万能的源石赋予了泰拉工业无限的可能,使得他们在对电学、原子能和电磁波等事物的理论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个别工匠的‘俺寻思之力’,就可以锻造出精密的源石电子产品。
但同时,因为理论认知的匮乏和源石技艺千人千艺的特性,导致许多精密仪器的锻造工艺成为了一家之术,根本没有向外推广传播的可能,给泰拉工业的展,尤其是精密电子行业的展,加上了沉重的枷锁。
(粥官方剧情里存在着大量无法复刻的工艺产品,可能就是源自于这个原因。
作者也是基于这一点,做出了这种设定。
)
毕竟,和炼钢和刀具铸造这类相对‘粗制’的工业技艺不同,若想制造精密电子仪器中的元件,对尺寸的误差要求,有时候会达到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
这样夸张的精度要求,单靠普通的人力或是机床之类的东西,根本是不可能车得出来的。
而对于理论知识贫瘠,工业机器大量依靠考古仿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泰拉人来说,他们是造不出光刻机或是纳米压印模板这样的器件的。
更别说源石这种物理特性都不清楚的诡异复杂材料,加工难度不知道比我们现实的硅片高了多少倍,就算有光刻机,估计也是没法造源石版本的芯片的。
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加上乌萨斯的源石科技一直走的‘力大砖飞’路线,不像哥伦比亚那样有一堆先民遗迹可以研究学习。
他们想生产制作那些精密电子仪器的组件——比如源石芯片什么的,就只能依靠那些‘天赋卓越且经验丰富’的大师级工匠了。
而泰拉人的源石技艺向来千人千艺,对使用者的天赋有极强的依赖。
虽然大部分泰拉瑞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方式掌握一些新的源石技艺,比如冰冻或是灼烧相关的源石技艺。
但多数也只是拿来冷藏或加热罐头的程度而已。
这类所谓加热灼烧和冰冻的法术,究其本质,不过是对温度的掌控,也是就是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这种操作别说有能力沟通源石的泰拉人了,现实中的我们如果想‘操控温度’,都可以通过钻木取火、摩擦生热这样的方式来达成这个目的。
简单的‘掌控温度’,从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不过,哪怕是‘掌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