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 > 第011章,私自留下加班,当代活雷锋?

第011章,私自留下加班,当代活雷锋?(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都说她不配,偏偏清冷权臣他超爱 团宠郡主有系统 运河人家 说我是反派,污蔑竟然成真了! 治愈s级雄兽,恶雌逆袭成万人迷 从边军崛起称雄! 玄学老祖爆大瓜,霸总全家心发慌 刚成回复术士,你说这里是地错? 流动美食摊,全网对我又爱又恨! 暗宫怜之香自何处来

在后面的日子里,唐工直接带着李雪峰从ISO1到ISO6车间,开始逐一介绍。

他将IC封装流程从头到尾讲解了一遍,告诉李雪峰这个是什么,怎么用?

这种颜色代表什么?

这些都是李雪峰在课本,以及*8所里没有涉及的东西。

因为*8研究所使用的小型封装设备,是日本索尼进口的实验室用单机。

而眼前的是整条封装生产线。

苏式的更加庞大,笨重。

封装1号车间里的IC体积大,集成度只能称为大中型。

苏联半导体在七十年代之前是世界领先,超越美国等西方国家水平。

七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后,由于体制和IC理念上的差别,苏联几乎是停滞不前。

相反,美日欧等西方国家,包括东南亚的韩国和台湾,则开始突飞猛进。

他们瞄准的是集成电路IC制程的高集成度,大力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特大型集成电路。

对于这些苏式老旧设备,李雪峰没有表现出足够热情。

“小李啊,别小看这样老旧的封装设备,要知道我国现行的许多飞机雷达导弹,数控机床,包括船舶、坦克等,用的就是这等级IC。”

“2号车间,你见到的是美国70年代末期,IC制程的一条生产线,但我们目前还没完全掌控其使用,因为国内尚不需要这种小尺寸的IC。”

“我们在吸收、消化美国70年代封装设备的同时,应该大力生产老式IC,在这些设备没有彻底淘汰之前,我们就不能停下。”

唐工的全名叫唐建强。

他说得非常重要,实际指出了国内IC产业任重而道远,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李雪峰原先以为,新的IC封装线有了,就应该逐步淘汰旧设备。

更新换代嘛。

现在才明白,许多事情都得遵循国家运行机制来。

IC虽说是机器设备的灵魂,但它还归入配件。

配件供应就得跟随设备而动。

设备落后不等于完全放弃,只要还在运转,配件供应就不能停。

“我明白了唐工,请放心吧我一定认真学习,从低级到高级都了解,一点都不放过,认真领会技术参数。”

“嗯。”

唐建强欣慰地点头称是。

从此以后,李雪峰每天除了跟着唐建强出去车间巡检,其余时间里他查询资料和说明书,自己琢磨。

唐建强一般是两个小时到车间巡检一次,开始讲解得多些,后来就不怎么讲了。

他让李雪峰独自巡检,回去把结果告诉他。

在车间里穿着防护服,说话很费劲,一般都用专业手语。

只有回到隔离区外的办公休息室,才可以脱下防护服开口说话。

封装车间都有专用就餐厅,餐食一般有食堂送餐人员骑三轮车送来,各车间岗位轮换就餐。

就餐厅也就是车间会议室,有什么事就在会议室张贴公告,还可以分批开会,现场工程师点评工艺或错误。

1号封装车间实现的是两班制,每班八小时。

李雪峰是新来的技术人员,长期白班。

上午七点开始,下午四点半交接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

可人们慢慢发觉,到了下午四点半钟,李雪峰他还没走,自己滞留在车间里。

他的那辆永久牌二六吋自行车,一直孤寂地锁在车间外的一棵树下。

有好事者暗中观察,发现他这时候一般都在封装车间专用的档案资料室里。

他在认真阅读所有设备的出厂资料,故障修理记录等。

苏联设备里的许多俄文说明书,都已译成中文,他阅读起来很方便。

而从美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夜尽时天明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全球异能:只有我在修仙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