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论语》主要讲的是仁。但仁是什么东西?孔子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就是没给说明白。”孙思邈笑道:“你怎么能这样诽谤孔子他老人家?并不是孔子没说明白,而是你没看明白。《论语》这部书的核心是讲的仁。但孔子所说的仁其实就是交流合作。交流合作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就是交流合作的精神,称为合作心;第二方面就是交流合作的能力,称为合作力;第三方面就是交流合作的成果,称为合作所得。你只要理解孔子所说的仁有这三方面含义,就能理解书中所说的一切。为什么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就是说那些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与人交流合作的精神。《论语》书中将人分为四等。一等是圣人,二等是仁者,三等是君子,四等是小人。其中能称为仁者的人,既有合作精神,又有合作能力,还能出合作成果,这方称为仁者。而圣人就比仁人更加厉害,他们在这三方面都有所超越,这才称为圣人。周公称为圣人,他的合作精神相当饱满,这才有周公吐哺;他的合作能力非常强大,与属下制定了各种规章礼仪,让天下人都有礼仪可以依循;他的合作成果超乎寻常,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被称为君子,说明在仁的这三方面,至少是有可取之处。被称为小人的就是在仁的这三方面,都没有可取之处。孔子为什么会去见南子,这个名声不好的女人?因为他觉得南子有交流合作的价值,可能会出合作成果。”
马莲花道:“那孔子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的意思就是说,只有达到仁者标准的人,才能评价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因为他的评价是综合了各人的意见才做出的评价。”孙思邈道:“不错,你的领悟能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