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
他终于想通了…孺子可教。
林朔松了口气,继续解释道:“所以,再回到你刚才运算得出的结果上,结果没错,但有问题的不是时间,而是计时工具。
正常情况下,24个大格子,每个格子代表1小时,也就是统共24小时。
但在这个副本地图内,受规则影响,每个格子代表1个多小时,一共个格子加起来就等于24小时。”
更形象点儿比喻便是时钟1个大格子等于6o分钟等于36oo秒。
正常情况下秒针跳动1下等于1秒,跳动36oo下就等于36oo秒等于1小时。
然而,如果要让跳动36oo下的时间大于1小时,就意味着这种情况下秒整的跳动频率必须略低才行,只有跳动度变慢,才能让计时拉长。
想通了…一下子全部都想通了!
走过个格子就等于24小时,那么剩下的那1个格子呢?难道直接开始新的一天么?并不是!
根据推算,1个大格子等于1个多小时,按照这个度,就算天色变化跟地上的时间显示保持一致,每一天下午的日落都会比前一天快一个多小时,但实际上只快了不到一个小时。
因此——不存在的时间。
1天24小时、个大格子,在这段时间内,天色变化和秒针分针的跳动保持一致。
然而,剩下的那个大格子却会额外计时,而这部分时间仅针对于地面而不针对于天空,即【不存在的时间】!
形象的比喻:假设这个不存在的时间是1个大格子=45分钟,也就是说,在地面,每天不再是24小时,而是24小时又45分钟,必须要走完这24小时又45五分钟,才会开始第二天的计时。
然而,天空仍然是24小时制,也就是说,天空的天色走完24小时后便开始新的一天。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天空已经走完了第二天的45分钟,地面才会开始新的一天。
正是如此,才导致了太阳提前升起、提前落下的情况。
那么,这个所谓的“大格子”
究竟是落在哪个区间呢?
对这点而言,除非一天24小时盯着钟表细看,否则无法百分百确定答案。
然而,截至目前,唯一涉及时间段的规则,便是深夜守则中所提及的【夜间零点至一点】,这正好是一个规整的1个大格子。
并且,因为这个时间段在深夜,许多人都处于睡眠中,即便因为守夜或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