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门至宝?元结珠?!”师父从未对她提及过师门有此重宝失窃!
“道长言明,此祸不除,不仅顾家难存,那失窃的师门至宝和地孽本源更可能被用于制造更大的灾劫!”刘伯的声音充满了对苏三青的无限敬仰,“因此,道长不顾自身损耗,不顾前路艰险,毅然决定留下!以无上修为,结合顾家气运,重布封印大阵,并伺机探寻‘元结珠’的下落!”
“那十年…他走遍穷山恶水,寻找布阵所需的稀世奇珍;他耗尽心力,绘制了七七四十九卷蕴含无上道力的‘镇魂符’;他更是不惜以自身本命精元日夜温养祭炼‘七星镜’与‘玄阴匕’,将这两件随他多年的法器,硬生生炼化成了核心!一身通天修为也折损近半…”
“后期郑重地交给了老爷。他留下严令:此乃最后手段,非到家族生死存亡、封印彻底崩坏之际,绝不可动用!更不可泄露此地隐秘,以免引来觊觎,再生祸端!”
“老爷跪地长拜,指天立誓:‘明辉及顾家子孙,必世代守护此秘,尊道长之令!道长之恩,顾家永世不忘!’道长扶起老爷,飘然离去前,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嘱托…”刘伯的目光深深落在苏念之身上,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当年那位即将远行的道人:
“‘此孽根深,封印非万全。若他日地脉异动,持我法器符箓者,必是我道统传人。望…顾居士好生待之,助她…完成我未竟之业。’”
苏念之紧握着“七星镇煞镜”,师父的身影从未如此清晰,他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恩师,更是为了守护一方生灵、留下本命法器的孤勇者!
而这一切,都在师父当年的预见和布局之中!
“师父…”苏念之哽咽,那不是悲伤,而是终于理解了师父沉默背影下的重担,是找到了前行方向的释然,是继承遗志的决绝!
她猛地抬起头,直视前方黑暗的核心:
“您未走完的路…徒儿替您走下去!”
刘伯深深叹了口气,“住了整整十年。十年间,道长以无上道法,加固了顾家祖宅下的封印,延缓了地煞孽气的泄露。他几乎耗尽心血,才换来了顾家这几十年的平安。”他的目光投向苏念之,带着深深的怜惜,“道长他…是在顾家走的。”
苏念之的心猛地一揪,虽然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师父生命的终点就在此处,一股巨大的悲恸还是瞬间淹没了她。
“道长临走前…”刘伯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无尽的追忆,“他单独见了老爷,交代了许多事情。其中一件…是关于少爷您的,清逸少爷。”
顾清逸和苏念之同时一震,目光瞬间聚焦在刘伯身上。
“关于…我?”顾清逸追问,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与期待。
“是。”刘伯点点头,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道长那时已经非常虚弱,但他看少爷您的眼神,却格外温和明亮。那时您才刚满十余岁,不知道你可记得…道长…道长从怀中取出了两件东西。”
苏念之屏住了呼吸。顾清逸也不自觉地向前倾身。
“一件入手温润的圆镜。”刘伯的目光落在苏念之手中的“七星镇煞镜”上,“另一件…则是一块触手冰凉的玉饰。道长说,这两件东西,是他耗费心血,以秘法而成,取此地残留的一丝地脉龙气和九天星辉,辅以他自身的精纯道元,阴阳相济,双生共鸣。”
苏念之的瞳孔骤然收缩!她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七星镇煞镜”,那熟悉的温润感,那内蕴的凛冽气息…难道…?
刘伯的声音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他看向顾清逸:“道长将那面温润的圆镜,郑重地交给了老爷,并言明,此镜名为‘七星镇煞’,能镇压邪祟,澄澈心神,待他日若有传人寻来,此镜当归于其手,乃是传承之信物。”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顾清逸,一字一句道:“而那块墨黑色的玉饰,道长亲手…挂在了少爷您的脖子上。他说…此物名唤龙玦,与那玉镯本是一对。阳主镇煞驱邪,阴主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