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刘备和庞统谈起凤雏、卧龙之言.刘备自得庞统之后对诸葛亮之心就不是那么热切以为有庞统相助大事可成.庞统自然从庞德公那里听说了刘备寻访卧龙、凤雏之事庞统和诸葛亮相识已久对诸葛亮的才学也是佩服不已自以为不如诸葛亮远甚.
听刘备提起访诸葛亮不得一事便道:"主公诸葛孔明之才远在我之上主公还宜再往访之若再得诸葛孔明相助则大业可期."
原本刘备也未必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有点担心庞统怕他会有不满如今得庞统这么一说刘备也就没有顾忌了.以新野之事尽付庞统兄弟三人又一次往隆中去访诸葛亮.关、张二人这些日子总算见识了什么叫大才光新野的变化就教二人对庞统佩服的五体投地对刘备再去寻访诸葛亮稍有不解认为有庞统相辅就足够了.
三人来到隆中诸葛亮还是没有回来便留书离去.徐番等人依旧住在诸葛亮家中得知刘备留下书信徐番便欲将书信毁去转念一想这样一来恐怕到时会引起诸葛亮不满事情又不能做的神不知鬼不觉的至少府中就有数人知道此事日后早晚会被诸葛亮知道.因为赵信的吩咐徐番等人不敢对诸葛亮家中仆人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来否则徐番还真想把知情的人灭口了事.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徐番等人也终于等到了诸葛亮.回到家中得知兄、弟俱往投赵信去了家中还有人相候诸葛亮便请徐番等人来见.徐番奉上赵信亲笔书信和诸葛谨书信退往一旁默察诸葛亮神情.
赵信信中其意拳拳诚恳相邀诸葛亮也颇为意动诸葛谨信中却只道及兄弟二人往汝南投赵信去了令诸葛亮无需牵挂若有意从之早去相会.诸葛亮看完两封书信一时沉吟不决赵信其人诸葛亮也多有了解不失为一明主可这却与诸葛亮当初所立之志有所冲突.昔年诸葛亮见天下大乱汉室将崩便有辅佐刘氏中兴汉室之志.若是光只有这一点诸葛亮大可干脆拒绝赵信可这当中又涉及到兄弟亲情任诸葛亮有济世安民安邦治国之心经天维地之才也难以取舍.诸葛亮凡事喜欢谋定而后动便对徐番道:"且容我思量一番."
依徐番等人的想法这有什么好考虑的若非赵信千叮咛万嘱咐要对诸葛亮一家特别是诸葛亮恭敬有礼定会出言催促.
事情要多巧就有多巧诸葛亮还没有明确答复刘备三人又来了.徐番暗忱事情有些不妙此番可阻止不了刘备与诸葛亮见面况且算起来这是在刘备地头有起事来便会身处险境.赵信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与刘备争夺诸葛亮在他的想象中刘备三顾茅庐应该在数年以后殊不知因他的出现许多事情都改变了.
见到诸葛亮刘备故伎重施把对付庞统的那一套搬了出来.刘备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汉室宗亲的身份虽然无从考证可刘备逢人就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久而久之就算不是事实也变成事实了.如今汉帝被害诸葛亮要匡扶汉室刘备就是最好的人选若非诸葛亮见刘表不堪辅佐早已投刘表去了.一个人的理念是很难改变的对古人来说尤其如此诸葛亮立志辅佐汉室就算他投奔了赵信若是信念不改日后难免像昔日曹操和荀彧一样生冲突.
刘备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姿下拜道:"涿郡愚夫汉室末胄区区刘备拜见先生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曾两次晋谒不得一见留书以付不知先生曾览之否?"
诸葛亮回来之后家人自然把刘备书信奉上诸葛亮早已看过便答道:"将军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叹奈何亮年幼才疏无以助益."
有了相请庞统的经验之后刘备可谓驾轻就熟固请道:"司马德操、庞士元岂有虚言!"
听得庞统之名诸葛亮吃了一惊道:"难道将军曾见过此二人."
刘备微笑道:"昔日在南漳与水镜先生曾有过一面之缘庞士元却是日日相见."
诸葛亮自然知道刘备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由轻轻哦了一声对于此事却不敢轻信.
刘备接着道:"今次前来拜会先生士元本欲赶来奈何琐事缠身行前士元托我向先生问好令托我带一封书信给先生."这个重磅消息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