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反应:
?接受:获得雇主提供的工资,但可能低于预期。
?愤怒(拒绝or威胁离职):雇主可能调整报价,但也可能终止谈判。
雇主低报(10,000)雇主高报(12,000)
接受(10,000, 5)(雇主赢)(12,000, 4)(平衡)
愤怒(0, 0)(皆损失)(12,000, 4)(员工胜)
?如果员工对低报愤怒并威胁离职,而雇主认为你真的会走,雇主可能会提高报价(进入12,000,4状态)。
?但如果雇主认为你的愤怒只是虚张声势,他可能不会让步,你将面临 (0,0) 的结局。
(2)策略分析
?愤怒的关键在于“可信威胁”。如果你曾多次愤怒但最终接受低报,雇主会降低你的愤怒可信度,导致谈判失败。
?如果愤怒能影响雇主预期,提升报价,那么它就是一种有效策略。
?理性策略:有选择地使用愤怒,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愤怒,否则会失去信号价值。
2.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a):为什么愤怒难以持续?
在很多群体性博弈(如工会抗议、消费者抵制)中,个体往往面临“合作or背叛”的两难选择。如果大家都愤怒并采取行动(如集体罢工),可能带来改变;但如果有人选择独善其身,他可能短期受益,而群体愤怒失效。
(1)假设情境
?员工A和b 发现公司削减奖金,二人可以选择:
?愤怒(联合抗议)
?沉默(接受降薪)
b抗议b沉默
A抗议(3,3)(公司让步)(1,4)(A受罚,b获益)
A沉默(4,1)(b受罚,A获益)(2,2)(降薪成定局)
(2)均衡分析
?理想情况(3,3):如果所有员工都抗议,公司可能会让步,恢复奖金。
?现实情况(2,2)或(1,4):个体担心自己抗议会被解雇,最终选择沉默,导致愤怒无效。
?背叛者获利(4,1):如果一个人愤怒抗议,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抗议者可能受惩罚,而沉默者保住工作。
结论:
?愤怒的效果依赖于集体协调,如果大家都愤怒,公司才会做出让步。
?但在个体主义社会,很多人可能倾向于“搭便车”,最终愤怒被消解。
?解决方案:设立激励机制,让合作比沉默更有利(如罢工基金、工会支持)。
3. 极限承诺博弈(chi Ga):愤怒如何影响冲突?
在国际政治、价格竞争甚至情侣吵架中,愤怒往往被用作极限施压策略。例如,美苏冷战时,双方都在展示自己“愿意冒险开战”的态度,以迫使对方让步。
(1)模型设定
?假设两辆车(A和b)正迎面相撞,谁先让路谁就输。
?双方可以选择:
?保持方向(强硬)
?让路(妥协)
b让路b不让
A让路(0,0)(皆妥协)(-1, 1)(A输)
A不让(1, -1)(b输)(-∞,-∞)(双方毁灭)
(2)愤怒的策略价值
?如果对方认为你是真正愤怒、绝不让步的人,他可能会退让。
?但如果两人都表现出极端愤怒(都不让路),结果是灾难性的双输。
?现实应用:
?商业竞争:公司在价格战中用愤怒(降价、诉讼)来逼迫对手退出。
?国际冲突:国家间如果双方都表现出极端愤怒,可能引发战争。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