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成为东部苗族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 ,宣德至嘉靖年间,这里爆发了五代苗王领导的苗族起义,苗王城成为起义大本营 。如今,苗王城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苗族风情,古寨内巷道建有石墙,并和城内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院墙连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防御能力的城堡;歪门邪道是古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审美;在这里,游客还可以欣赏到苗族拦门酒、对情歌、长桌宴等传统习俗,以及上刀山下火海、口舔红铁、仙人合竹、枪尖舞蹈等惊、险、奇的苗族绝技,深入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桃花源如诗如画,充满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这里山水相依,桃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潜龙洞是武陵山脉最高海拔的古溶洞群,也是几十亿年前罕见地生长于白云岩石层中的古溶洞群 ,现已探出1481米,其中厅堂9个,最大的潜龙厅有一万平方米,洞内景观奇特,石笋、钟乳石琳琅满目,石笋密度居亚洲第一,被中法洞穴专家称之为“地下桂林” ,是国家最好的溶洞之一,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地下世界。腊尔山红石林造型独特,1500亩丹霞石林或嵯峨嶙峋,或形如楼阁,或状如宝塔,陡峭险峻,气势雄伟,令人震撼,这些奇特的石林景观是大自然历经亿万年雕琢而成的杰作,吸引着众多地质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
松桃的矿产资源同样富集,已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 。其中锰矿已探明储量7.32亿吨,远景储量达10亿吨以上,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素有“锰都”之称,主要分布在县境中西部地区,呈层状、透镜状缓倾斜产出,矿层厚度极值在0.5 - 9.0米,一般为1 - 3米,品位一般为17% - 22%,个别为15%左右 ,主要有大塘坡锰矿床、大屋锰矿段、杨立掌锰矿段等多个矿床(点),为海相沉积中型至小型碳酸锰矿床 。页岩气初步探明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石煤、石灰岩储量都在1万亿 - 2万亿吨以上,且便于开采 ,还有斑墨玉和带白玉大理石,经地质部门勘查取样检验,其抗压强度、光洁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出口标准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松桃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农业方面,松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全县总耕地面积110.2万亩 ,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县”“全国茶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县”等 。近年来,松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畜禽、油茶百亿级产业为主导,蔬果菌、茶叶、中药材等为补充,构建起农业全产业发展体系 。在粮食种植上,不断优化种植品种和技术,粮食体系稳步提升,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57.84万亩,同比增长6.4% ,粮食产量19.19万吨,同比增长10.5% ,稻谷产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25.4% ;油料作物、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是松桃苗族自治县的核心任务之一,2023年松桃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49亿元,同比增长4.5% ,总量位列全市第二,增速居全市第三 ,彰显出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三次产业协同并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46.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81% ,增长率达到4.9%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居全市第一 。在农业方面,农业产值万元,增长5.1% ,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持续优化;林业产值.17万元,增长7.6%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牧业产值万元,增长3.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1万吨,同比增长11.3% ,生猪出栏73.08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