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派驻到各区的红军代表成为关键人物。原旧寨坝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杨光明说:“当时我们又不懂些什么,完全是由红军干部冯启云,陈家其掌火”。罗南溪区的红军代表易吉山,负责全盘工作,政治、宣传、军事工作一肩挑。原喻家岩区风谷岭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黄廷章说:“区府有个红军代表叫何启佐,我们不知道乡政府的工作怎么办,都听他指挥” 。红军代表凭借丰富的革命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印江县境内的政权建设指明方向,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印江县境内的革命政权在红军代表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积极践行各项革命政策,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面貌。在土地革命方面,各乡苏维埃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分配政策,深入调查土地占有情况,将地主豪绅的土地没收,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一举措不仅使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善了生活条件,更激发了他们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许多农民主动加入红军或地方武装,为保卫革命果实而战。
在经济建设上,区、乡政权积极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发动群众开垦荒地,兴修小型水利设施,提高农业产量。同时,鼓励发展手工业,支持农民从事编织、木工等手工业生产,并协助建立小型合作社,促进物资交流和经济循环。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根据地物资短缺的问题,增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在军事斗争方面,各乡的游击队和自卫队积极配合红军作战,承担起站岗放哨、传递情报、骚扰敌人等任务。他们熟悉当地地形,与群众联系紧密,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与敌人的多次战斗中,印江县的地方武装不断成长壮大,逐渐成为保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力量。
此外,革命政权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利用庙宇、祠堂等场所开办学校,让贫苦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不仅教授文化知识,还传播革命思想,培养孩子们的革命意识和爱国情怀。一些地方还组织了识字班,帮助成年人学习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革命觉悟。
印江县境内的建政实践,是黔东特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黔东地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基层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黔东特区的革命成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强大生命力。尽管后来由于敌人的疯狂围剿,印江县境内的革命政权遭受了严重破坏,但它们所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宝贵经验,成为了激励后人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