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恶化
今年冬天,北方还在下小雪。
嘉庆已经离开承德避暑山庄,又搬回圆明园,他实在不好再回紫禁城。
整个北京城里,物价每天都在上升,就连冬日用的煤炭,价钱都比往年虚空高了三成。
要知道,别的粮食、食盐涨价也就算了,因为这两样确实很依赖南方,可煤炭几乎主产地都在北方,缺什么都不应该缺煤。
京城煤价上涨,虽然涨幅没粮食和食盐那么恐怖,但也意味着粮米的涨价已经影响到了北方的煤炭市场。
面对这种局面,嘉庆立马下旨让北地的煤炭统统不得涨价,已经涨过价的全部降回去,谁敢这时候涨价发国难财,统统抄家流放宁古塔。
然而,嘉庆的旨意下的很快,实际效果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比废纸都不如。
因为很简单,嘉庆这道旨意下去,限制的是卖煤商户不能涨价。
商户不涨价,只能赔的血本无归。因为煤价上涨其实不在他们,而在煤矿场升高了卖煤价格,而煤矿又属于官营矿藏。
说人话就是,让煤价涨上来的,实际上是嘉庆这位仁厚且“爱民如子”的大清皇帝。
嘉庆自己可能不清楚,也可能是知道但默许了,他要打仗,要给军队发饷,还要维持朝廷的官僚系统运转,处处都要用钱。
钱从哪里来
只能从百姓手里面抠了,之前江南还在的时候,还可以压榨江南士绅,让他们出钱。
现在,江南已经没了,漕运都断了,甚至还要往江北投入大量军力,防备伪汉顺着运河打上来。
这笔财政开支,已经超出了伪清国库的财政收支平衡。
为了弥补这些亏空,变本加厉的摊派已经不够了,嘉庆只能把手继续伸到国有矿产上面。
矿产来钱,永远是第二快的,第一快的是食盐,食盐是真无本万利的买卖。
没错,北地食盐跟着粮米一起涨价,那也是嘉庆下的旨意。
当然,嘉庆只是给户部下了指标,必须拿出多少银子,供应前线大军打仗。
嘉庆可是“仁宗”,怎么会迫害压榨大清的百姓呢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嘉庆下旨让煤户不得涨价,全部都只能卖平价煤。
煤户为了自己的损失,全当官府的命令是放屁。
于是乎,在嘉庆的旨意下,北方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