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就是他之前抱怨的是真的,他的引擎存在些问题。
当比赛的局面逐渐稳定,大家也意识到前排位置的变化要等到一停时了。
吴轼被汉密尔顿拉得很开,观众们想要看到勇者斗恶龙的局面难了。
而等到第12圈的时候,梅奔车队告诉罗斯伯格需要对刹车加大关注,因为他的刹车过热了。
这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在赛季初的时候,罗斯伯格也出现了刹车过热的情况。
到底是因为两辆赛车的配置不同,还是因为罗斯伯格的驾驶风格导致了这一结果,人们不得而知,只有梅奔自己知道。
等到第14圈的时候,罗斯伯格尝试要进攻马萨,却被马萨直接狠狠的关门。
罗斯伯格再次失去了进攻的机会。
第18圈,霍肯伯格换上了软胎。
第19圈,罗斯伯格随即进站换上了中性胎,出来后落到了第9名。
罗斯伯格的换胎立马引发了前排的关注。
不过威廉姆斯的策略组考虑到罗斯伯格长期处于车阵之中,并且多次进攻了马萨,肯定更多消耗了轮胎。
而前排几位巡航的车手之间相隔都有数秒钟。
特别是现在汉密尔顿与吴轼的距离已经拉开了足足10秒钟。
吴轼前方的空气非常干净,现在基本上等于是在第二的位置领跑。
没有受到脏空气的影响,他的轮胎状况自然维持的非常好。
马萨倒是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策略组很快给出了答案,下圈进站。
只是罗斯伯格的出场圈速度不错,等到马萨3.6秒换胎出来,直接被u掉了。
“罗斯伯格现在超越了马萨。”
乔纳森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吴轼,意思也很明确,在之后的比赛中,马萨可能帮不到他什么忙了。
“py,我们的进站策略是怎么样的”
“我们需要关注刘易斯和塞巴斯蒂安。”乔纳森说道。
说完后,等到第26圈,法拉利那边才有动作。
威廉姆斯车组注意到他们在做换胎准备后,立马召回吴轼。
事实上这套旧软胎已经跑了二十大几圈了,早该换胎了。
所以威廉姆斯也没有管法拉利是否在进行进站欺诈,直接下达了指令。
吴轼在第26圈尾转入维修区,落后他2.6秒的维特尔紧紧跟随。
显然,法拉利没搞电信诈骗,维特尔也确实到了换胎的时候。
乔纳森知道这次换胎非常关键,所以从p房里走了出来,看着换胎团队。
克莱尔也有些担心,只是她作为副领队,倒没有出门去看几人。
她也怕给这些人太多压力,反而导致换胎失误。
露易丝更不可能被允许出去看,只能在p房里看。
嗤呀!
吴轼的停车一向这样,非常准确且迅捷,他总能在最后一刻停在框中。
如果有研究过吴轼的进站,就会发现他相较于其余车手,总是会更加节省时间。
毕竟不同车手在把控维修区入口到限速线这段距离的速度水平是不同的。
吴轼总能够极限地利用这段距离去维持速度,然后在进入限速区后立即限速。
这本身也是车手能力的差别。
吭哧!
每天都要进行换胎训练的车组,换胎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2.9秒!
这样的训练果然是有效果的,这次换胎就进入了三秒之内。
克莱尔看到后,瞄了眼马萨的车组。
带着头盔坐在电视机下的机械师们感觉后背微微发凉。
吴轼稳稳将车开了出去,没有甩尾,没有任何激情的动作。
因为即使后面进来的维特尔,换胎时间仅仅只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