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回去的过程中,吴轼看到了维特尔正在接受采访。
此时这位世界冠军正在尖锐的批评倍耐力轮胎问题。
他提到,在周末时,罗斯伯格轮胎同样发生了爆胎。
而在这场竞赛中,他的轮胎也遭受了爆胎。
走过路过的罗斯伯格也顺便支持了一下这位德国同胞。
吴轼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知道倍耐力轮胎在这个赛道根本没有办法支持太多圈。
罗斯伯格在周五练习赛时候发生的爆胎他不好评说什么。
但是显然维特尔想要用一组中性胎跑28圈,爆胎已经成为了必然。
哪怕是他,也没有办法利用一组中性胎跑这么远,还能说稳定不爆胎。
当然这场比赛的风波远远随着比赛的结束而结束。
大量记者和体育媒体在赛后都发表了评论,讨论梅赛德斯奔驰在这场比赛中的决策是否是公平的。
这给梅赛德斯奔驰的形象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在德国本土,出现了部分媒体声讨梅奔的偏向性决策,声援罗斯伯格。
然而在英国,更多的媒体则是支持梅赛德斯这一做法。
事实上梅赛德斯ag车队也就是参加f1的团队,其总部是位于英国的布拉克利,技术中心在布雷斯沃斯。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梅奔f1车队应该是一支英国车队。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没什么好说的。
总之,这场源于梅奔失误引发的动荡,最终也需要梅奔自己承受。
经过这站比赛,吴轼领先汉密尔顿的分差缩小到了18分。
如果之后每场比赛都被追回7分,那么只需要三站比赛,吴轼就将在积分榜上落后。
而这之后,还有整整八场大奖赛。
所以摆在威队面前的局面仍然严峻无比。
下一场大奖赛将在意大利蒙扎举行。
梅奔又召开了闭门会议,不过这次没有任何信息传出来。
众人只知道,复盘这场比赛不能只看二停的问题,还需要看看比赛的发车。
为什么梅奔要面临二停的决策
还不是因为两位车手发车的起步问题太严重。
如果发车像赛季初那么正常,那么吴轼将没有可乘之机。
在大奖赛结束的第二天,赛车界传来悲报。
前f1车手,贾斯汀威尔森在昨天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ono赛道举办的dycar分站赛中发生车祸,随后头部被击中陷入昏迷。
这位车手在 2003赛季为米纳尔迪和捷豹效力,参加f1比赛。
在2004年到2007年参加ws(冠军汽车世界系列赛)比赛。
在2007年到今年,都奋战在印地赛车中,今年仅仅37岁。
或许在离开方程式后,众人对他的关注度降低。
但这也是位出色的车手,曾在2001年的欧洲3000方程式锦标赛中拿到了冠军,击败了马可韦伯。
这次重大事故一经发生,吴轼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应该开始完善开放式座舱的安全性。
比安奇的幸运存活,并不是赛车界不需要重视开放式座舱安全性的理由。
不少人和他一样讨论在座舱外增加遮挡物。
反对的人也不少,汉密尔顿、维斯塔潘等都觉得这是没必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在九月份意大利大奖赛到来前,意大利大奖赛的组织者表达出了大奖赛运营昂贵。
因为他们每年需要支付给fo2500万欧元。
而且f1总裁伯尼埃克莱斯顿在讨论这笔费用的时候没有任何让步。
虽然在7月时,意塔利参议院给赛道提供了2000万欧元的现代化预算,可这够吗
远远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