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猝不及防,瞬间被冲垮。雷薄枪挑数人,眼看就要冲到桥心。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杀!”桥下的阴影中,果然冲出数百名魏军士兵,他们手持长枪,结成阵势,如同一堵墙般挡在雷薄面前。
“中计了!”雷薄心中一沉,但此时已无退路。他怒吼一声,率领亲兵奋力冲杀。
桥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桥面。雷薄虽然英勇,但敌军越杀越多,他的亲兵一个个倒下,他自己也身中数枪。
“主公!”副将拼死冲到他身边,“敌军势大,撤吧!”
雷薄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绝望而不甘的光芒:“我雷薄一生征战,从未后退!算了,撤!!”
但是显然已经来不及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长枪掷向敌阵,随即被数柄长枪贯穿了身体。这位曾叱咤一时的草莽英雄,轰然倒下,眼中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军师的信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远处的黑暗中,一名诸葛亮派来的斥候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没有上前,只是默默地记下了雷薄战死的经过,然后悄然退去。
雷薄战死的消息,在黎明时分传到了诸葛亮的大营。
诸葛亮只是静静地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旋即恢复了平静。他对传令兵说:“传令下去,按原计划行事。”
此时,江陵城外,已是黑云压城。
张南率领的五万大军,早已成功夺取了江陵上下游的所有渡口。此刻,他正亲自指挥一支由数百艘小船组成的“火船队”,顺流而下,直扑江陵水门。
“将军,目标已清晰可见!”副将兴奋地报告。
张南望着前方高大的城墙和紧闭的水门,沉声下令:“点火!全速前进!”
刹那间,数百艘小船同时燃起熊熊大火,如同一条条火龙,在江面上咆哮着冲向江陵。
诸葛亮亲率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对江陵的东、西、南三门形成合围之势。他并没有下令立即强攻,而是让士兵们在城下摆出各种攻城阵型,制造出全线压境、随时可能进攻的假象,以此牵制城内守军的注意力。
庞统则率领另外五万大军,隐藏在北门之外的密林之中,静静等待着城内内应发出的信号。北门,是计划中最关键的突破口。
当城外的鼓声和呐喊声越来越近时,混入城中的数百名内应开始行动了。
他们有的潜入军械库,悄悄点燃了堆放的干草;有的混入守城士兵中,趁乱杀死了城门的守卫;还有的则打开了事先约定好的民宅大门,让隐藏其中的同党冲出。
北门附近,一名伪装成脚夫的内应,正紧张地等待着。他看到远处的密林中升起了三团火焰,这是总攻开始的信号!
“动手!”他低喝一声,与早已埋伏在城门楼附近的数十名同伴一起,突然发难。
城门楼上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瞬间制服。沉重的北门闩被抬起,巨大的城门在内应们的合力推动下,缓缓地向城外打开。
“北门开了!”密林中等候已久的庞统,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大手一挥:“杀!”
五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出密林,向着敞开的北门冲杀而去。
北门失守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主将文聘的耳中。
文聘正在西门指挥防御,听闻此讯,大惊失色。他深知北门一失,城池危矣。他立刻亲率一支精锐,前往北门增援。心里则是暗暗叫苦,怎么从襄阳调过来,以为没啥事,结果又摊上大事了。
然而,当他赶到北门时,庞统的大军已经涌入城中,双方在街道上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文聘手持大刀,奋力拼杀,他的吼声如雷:“守住街道!不许后退!”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慌张地跑来:“将军,西门、南门也同时遭到猛攻!诸葛亮的旗号出现了!”
文聘心中一沉,他正欲率军退守内城,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