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生就是很操蛋的。
就在沐星河成为沐津两个月后,崖林郡隔壁的三安郡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乱,只不过十来天的时间,除了郡治所在的三安县,其余的县城村落就变成了义军的天下。
本来这事,和沐津是没太多关系的。别看沐津曾经从三安郡招安了不少绿林好汉,但其实南凉县和三安郡之间还隔着崖林郡的和县。
但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个父皇也不知道听了谁的,竟然任命自己为三安节度使,率军平叛!
沐津很是无语。
因为自己虽然是三安节度使,但朝廷却没有拨付兵马钱粮下来。是的,朝廷就是给了一个空头职位,粮饷兵马全都让沐津自筹。当然,要让马儿跑还是要给点草的,沐辰的意思是,沐津能收回三安郡多少地盘都归他管了。
当然,不止沐津一个藩王成为节度使。除了沐津外,颖王沐建、璐王沐肄、昝王沐侓也都封了节度使。和沐津不一样的是,这三个朝廷都给了三五千人马,也下拨了一些钱粮。
就沐津是一个空头衔。
不过沐津也不是太在乎,只要有头衔就行。
自己不懂行军打仗不要紧,老丈人一家有懂得啊,而且懂的人还不少。
粮食的话,自己压根就不缺,表面上王府的粮库才八万石粮食,但蔺家的粮库里还有同样数目的粮食。至于军队,这个倒是缺,王府卫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堪堪六百人。
一般来说,大虞的节度使招募的兵马是有人数限制的,就像靖北节度使周聪,招募的兵马是不能超过十万的。但沐津又是个例外,因为西南离京师太远,所以沐津招募的兵马员额是,沐津能养多少就可以招募多少。
沐津觉得,应该是他献上去的六万石粮食起了不小的功劳。
算了,不多想了,老老实实招兵买马,然后出兵平定叛乱。
让沐津感觉安心的是,六百人的王府卫队的训练很到位,扩军就是六百的基础军官,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
京师,路上的人们没有了以往那种安逸的神色,来往皆是匆匆,不再有昔日的从容。
因为,一向安稳的京畿都有乱军出现了。
虽然被迅速剿灭,但也让人们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东宫。
沐肇双眉紧锁,看着太子少师王重道:“王卿,陛下如此大封节度使,等孤上位了,还能将权力收回来吗?”
王重摇摇头沉声道:“难!节度使的口子一旦开了,要想收拢就难了。前朝不就是因为节度使权柄过重,最后天下纷乱被国朝取而代之了。现在唯一一点比较好的是,陛下封了不少宗室为节度使,外姓节度使就周聪一个。”
“周聪不用担心,此人虽然跋扈,但对国朝忠心耿耿。只要保证他和他部下的荣华富贵,给他再多的权力他也不会有反的念头。”
沐肇也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周聪被封节度使后,就迅速派人去摸底了。
王重点点头,大部分的边将都很纯粹,他们出生入死除了热血外,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和封妻荫子。只要赏罚到位,边将可以说是最让人放心的。
“殿下,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颖王和璐王两位藩王,他们可都是邗王殿下的支持者。昝王头脑简单,而且对殿下您还算敬重,稍微示好就是可以拉拢过来的。但墨郡王殿下,就不太好说了。”王重开口道。
沐肇双眼倒是一亮道:“二十二郎不用担心,他就算不投靠孤,也绝对不会投靠邗王!”话语间很是自信。
“为何?”王重疑惑地道。
沐肇笑了笑没有答话,因为沐津母亲的死和沐律有着很深的干系。但这些都是宫中秘辛,是不能和外人说道的。
王重见状,立时明白自己问了不该问的了,当即就不开言了。
“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将邗王赶出京师。”沐肇右手食指轻敲了一下桌案,“二郎愚痴,只能终生养着,对孤没有任何威胁。其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