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传言没有错,阿格尼霍特里上将先生同索拉雅总统和赛马场七号的智囊们的确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不假,但是,一旦脱离实际去用政治指导战争的话,恐怕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按照阿格尼霍特里的构想,到了这个时候,印度的战争重心依然是巴基斯坦。不彻底打垮巴基斯坦是无法结束战争的,哪怕同中国媾和也不行。在这个大前提下,就算是放弃整个克什米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克什米尔地区土地贫瘠,也没有物产,整个地区经济属于最不发达地区。这种地方,扔给中国人让他们当包袱背着没什么不好。北方司令部下一步就是防守西姆拉至昌迪加尔一线。中国人的攻势再凶猛,按照中国青藏铁路的运力和普通国道的通行能力来看,他们依然没有突破昌迪加尔,进攻印度腹地的能力。这跟战斗力无关,只跟他们的后勤有关。中国人夺取斯利那加的根本原因,还是恢复陆地上同巴基斯坦的联系。这样才能保住巴基斯坦的半壁江山。从目前的状况看,印度军队已经基本完整的夺取了整个印度河流域下游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巩固战线,扶植现有的南部巴基斯坦傀儡政府,把这块肥肉吞进肚子里去。
但是,政府的智囊们警告上将先生,这种向中国退缩的政策,会引发政治灾难。国民们不会原谅一个丢失土地的政府。不仅仅斯利那加必须夺回,整个克什米尔也是印度不可分割的领土。现在军队应该做的是如何在向巴基斯坦保持压力的同时,反攻斯利那加,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迫使中国退出克什米尔,比如,攻击印度洋航线上的中国商船。
“你们这些脑袋里全是大便的家伙!一旦你们攻击了中国在印度洋上正常行驶的商船,就等于把印度拖入了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被那些智囊们惊呆了的上将先生不顾利益的大声咆哮起来。
印度海军的三艘航空母舰在安达曼海堵着马六甲海峡的出口,这已经让中国政府直接派出了一个双航母战斗群的特混编队。双方现在没能打起来纯粹是因为都不想开第一枪。印度封锁马六甲,中国不过付出多一点的运费而已,航线的安全并没有受到实质的威胁。但是一旦印度海军攻击了普通商船,不仅仅是中国海军会以最激烈的手段报复,一直充当看客和平衡双方势力的美国人也会视印度为印度洋上的麻烦制造者。因为对于靠海洋维持全球利益的美国人来说,自由通行权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东西。哪怕美国人仅仅是缩回迪戈加西亚群岛,放任中国人的航母特混编队从龙母海峡直插孟加拉湾,印度海军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结果就是,双方都遭到了索拉雅·甘地的呵斥,但是上蒋先生看得出来,总统是偏向智囊们那一方的。毕竟,她要为自己的政治地位考虑。阿格尼霍特里现在能做的,仅仅是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
斯利那加战役的结果虽然不出国际社会的预料,但是发展状况却超出不少人的估计。在斯利那加开打之前,不管美国人也好还是俄罗斯人,都对战况做了一定的分析。当然双方在带着某些感**彩的情况下,都模拟的有些偏差。俄罗斯人给模拟成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而美国人给模拟成了费卢杰。在作战手段上,美国人认为中国会炸弹洗地,而俄罗斯国防部则认为会大炮开路。
从手段上将,这两种判断都不错,除了解放军直接用大型运输机把坦克机降进去这一点出乎意料。战役结束之后,美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提出了要去斯利那加参观的请求。郭永图想了想,跟张云川一合计,就允许了。而且张云川还指示各参战部队“让他们敞开看。”
当然这个敞开看也是有目地的。现在以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地位,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看了不能白看,让美国人看主要是互相了解一下底细。而让俄罗斯人看则是想卖给他们点儿东西。
如果说这是政治家层面的事情,那么普通民众和媒体上,对斯利那加战役的反应则有些五花八门。国外的媒体对此表现的漠不关心,大部分报纸和媒体仅仅给了一条普通的版面。当然也有不少媒体收了一些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