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地方和我们够不着的地方。”
“你说非洲?”姚齐贤停下了。
“显而易见,南北苏丹独立的时候,他们算牛刀小试了一回。不过咱们两边下注,算是没吃什么亏。现在他们会动谁?谁会当打手不好说。但是我们的胳膊还不够长,恐怕办法也不会很多。”
“东非局势比较稳定,其他的地方,出事影响也有限。”姚齐贤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但是形成难民潮的话,非洲脆弱的供给体系恐怕应付不过来。我们深入经营非洲还不到10年,好不容易初具规模,不能让这群混蛋搅成一锅粥!”
“不错,所以,我们要加速在坦桑尼亚的建设,同时尽快的武装和训练东非国防军。粮食通道和贸易通道,说起来好笑,我们什么时候要开始派兵保护贸易航线了。”
说完,两个人相视大笑。
从2017年开始,中国就开始大幅度的转变只在非洲找矿的做法,开始全面铺开在非洲的各项合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业。在国内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告急的情况下,走出去寻找耕地就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而非洲可开发耕地总面积高达8亿公顷,折合120亿亩。同时占全球水力资源的五分之二,开发量不足十分之一。这些对于受耕地总面积不足而不得不变着法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中国来说,是个无法阻挡的**。
一开始还是普通的租种土地,后来发现这样干不划算。首先水利基本建设基本没有,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之后,租期快到了。第二非洲热带耕地的耕种期跟国内温带的那种四季不停的耕作方式不同,以年为期限的租赁耕种很吃亏。而且,非洲各国农业基本靠天吃饭,优质耕地都是当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普通租种很难大面积的租到好地。
这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合作才行。
2019年,在坦桑尼亚和中国政府的协调下,中粮屯河在坦桑尼亚建立了第一个包产联产示范农庄。在这个农庄里分两种合作形式,包产地块先由坦桑尼亚政府出面,由当地农民将土地出租给中粮屯河,然后中粮屯河再雇佣他们为农业工人。而联产则是由中粮和农户签署协议,在中粮指导下种植作物,并由中粮包销。在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专项贷款,坦桑尼亚政府担保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庄农户的农业技能培训。在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后,中国确立了基本口粮立足国内,精品有机粮来自非洲的农业战略。而坦桑尼亚则在联产分成协议中得到了足够的粮食,基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
到了2025年,中粮屯河在非洲共包产联产优质耕地达2亿亩。其中东非共同体其他四国,莫桑比克,民主刚果,赞比亚都加入了这一计划。通过粮食分成协议,所有签署包联分协议的非洲国家均摆脱粮食危机,经济进入爆发式发展期。
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各国消费水平逐渐上升,而来自中国的丰富多样的工业产品则迅速占领了这些一手培育出的新兴市场。
而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建设的非洲第一座核聚变电站标志着非洲将会搬掉能源这最后一块绊脚石。在这个市场的拉动和中国国内产业升级的带动下,中国这个gdp高达30万亿的超级大国,再次进入一段两位数的增长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情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一点儿也不美好。平心而论,中国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非洲各国制定什么排斥性政策,虽然做到这一点不费吹灰之力。但问题是,西方人能给这些刚刚摆脱了饥饿问题的国家提供什么呢?昂贵的军火,给富豪们专用的奢侈品?各种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大麻?可卡因?还是那价格高高在上,功能却没啥大区别的高端家电产品?
显然,装修精美的专卖店,旗舰店,在这些地方的吸引力远远无法和跟个大批发市场一样的中国超市相比。况且,中国人的专卖店,旗舰店一点也不少。
————————分割线————————
包和一的421艇在带上突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