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阴冷的地道里浑浊的空气挤在一起,女人的脸在橙黄的火光中满是崩溃和不敢相信。
少女勾住红发少年的胳膊,站了起来,火光模糊了她精致的五官,却让优越的骨相更为突出。
水分从空气中被抽出,凝结成一股股水流,淅淅沥沥,装满了一个个塑料瓶。
这是她即将要离开的信号。
少女垂眸望着眼前的女人,眸光里没有怜悯,也没有批判。
她缓缓道:“某种程度上,你说的也没错,那个黑汉确实是杀戮的开端。”
云心抬起头,像是捉住了一缕希望,一缕不用全盘否定自己的希望,“真,真的吗?”
“你听说过‘破窗效应’吗?”
‘破窗效应’这个词让云心既陌生又熟悉,她喃喃道:“我在大学的通识课上学过。”
“那你应该对这个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吧。从黑汉杀了他妻子谋求食物,再到整个秩序崩坏,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云心思考了一下,道:“确实是这样。”
少女像是在补充之前的观点,但她的眸光却又似乎看向了更远的地方。
“环境中的犯罪行为没有被阻止,甚至获得了利益,代表着秩序和执法的崩坏,也代表了对于犯罪行为的默许和鼓励,在这种环境中,犯罪和反社会行为不增加才是反常的。”
少女清泠缥缈的声音把云心拉回了那些悲痛的记忆,街道小巷里随处可见的残肢断臂,表情麻木杀死了邻居孩子的女人,被抢劫一空的房子,充满尿骚味的墙壁……
初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秩序和执法的崩坏,与你所说的对应。但是,秩序和执法的崩坏只是你们陷入这种困境的其中一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你们深陷策划之人给你们框定的‘群体意识’却不自知。”
少女的声音清晰笃定,却让云心更为的崩溃。
虽然少女并没有任何责备她的意思,语气平静无波,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但正是这样的事实让云心感到崩溃。
她一直坚定地相信甚至是信仰的贝拉市长是一切的罪魁祸首。
而她是罪魁祸首的忠实拥趸,是丈夫被惨烈杀害的推手。
丈夫是想过要带一家人离开隐城,出去找水源的。
丈夫也怀疑过所谓献祭的真正目的。
但是云心选择相信贝拉市长,她拒绝与丈夫一起背叛市长,离开隐城。
因为她激烈的反对,丈夫不得已失去了胳膊,给一家人换来了几天的食物。
再后来丈夫死后,云心也曾怀疑过自己当初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
但她为了消弭自己的愧疚心,选择了继续相信贝拉市长。
而现在,她的信仰被完完全全的打破,那些被压抑的悔恨、愧疚像潮水一样吞没了她。
初弥望着崩溃的女人,心道:其实云心并没有什么错,策划者的手段促使了这样几近必然的结果。
当人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包括语言、思想、行为。
但当人融入了特定的群体后,个性化特征就会被群体淹没、覆盖、同化,思想也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当然,这并非指‘群体意识’就是错误的,无益的。
如果群体的思想积极向上,那么身处其中的人自然也会积极向上。
反之——当一个群体整体消极、暴力、悲观的样貌时,身处其中的人就像是陷入了沼泽之中,单个的或者少数的挣扎的人会被沼泽迅速吞噬,不挣扎的人也会被吞噬,只是会更慢一些。
只有大量的人选择一起反抗,才能摆脱被吞噬的结局。
但可惜的是比起在激烈的反抗中死亡,人们往往会选择缓慢的死亡,斗志和肉体一点点的被摧毁,直到激不起任何一点反抗的意志,在麻木、抽离、放纵中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