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偶尔会弹钢琴,手指灵活度虽然可以,但还不够。
得想个办法锻炼一下手指的灵活度准确度才行……有了,魔方。
网上下单了几个不同类型的魔方后,少女进入了实战中。
然后发现游戏比她想象得要简单(段位不高),敌方小人在她眼里就是一帧一帧在动,几乎不用怎么思考策略,就知道小人要往哪走,要做什么。
而且相比于真正地没有全方位视角地去攻击一个可移动的生物,在屏幕上几乎可以看到所有小人的动向,而小人的技能又是特定的,所以预判变得简单起来。
不过,她以前是不是真的与某种或者某些生物搏斗过呢?
再玩了几个小时后,少女又深深意识到了队友的重要性。
自己玩的好不一定会赢,自己玩的菜也不一定会输。真是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游戏机制。
再然后,她被禁赛了。原因是她玩太久了。
刚刚确定了自己需要重点练习角色的少女:为什么成年人也会被禁赛。
幸好当日达的魔方到了,她不至于不能练习(完全没想到可以买号借号继续玩)。
少女一边转动魔方,一边继续记忆不同英雄的数据。
一周后,少女已经可以带飞同段位的队友了。
然后,她就收到了好友申请:
萌萌l:哥哥,你的操作好厉害,可以加个好友吗?
初弥:……为什么对方这么确定她是男生?
萌萌l:哥哥,我拿xx角色,来辅助你可以吗?
初弥原本以为和王姐说的一样,关于游戏之类的工作不会太难。
然后,她被游戏知识的海洋淹没了。
英雄原皮,其他皮肤长什么样子,都要记清楚,于是乎需要记的内容一百多个英雄扩大几倍。
生命条、蓝色条、蓄力条、怒气条、紫色条、冲锋条、能量条……怎么不来个薯条!好吧,姑且可以将生命条以外的条分为一个大类。
防御能力,技能冷却时间,技能具体效果,技能特效,技能攻击距离,被动效果、探草效果……
活动地图,防御塔攻击效果,防御塔血量,小兵、超级兵、野怪、龙王……以及一堆不同装备、铭文的加成。
外加不可预测的暴击率,不同角色同处相同阵营的加成。
初弥:头疼……早知道不接这个工作了。
要记得东西也太多了,而且角色操作者是真人,许多行为都处于不可控状态。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还可以通过微积分算出粒子的分布概率,但人为操控的角色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步ta会做什么。
少女神情呆滞地把平板放下,上面是她熬了一宿由多方信息归纳总结而来“知识”,三十多页,密密麻麻的,像虫子一样扭动的知识。
初弥:“……”王姐确定这个工作简单吗?为什么比语文基础文化常识要记得还多。
此时的少女并不知道绝大多数人玩游戏都不会特意去记那么多游戏参数的,毕竟大家是来娱乐的,又不是来“考研考公”的。
赢了游戏算自己的,输了算队友的,怎么开心怎么来。真要记完游戏参数才开始打游戏,那大多数人半条腿都迈进棺材了,也开始不了。
只有职业选手以及部分游戏主播、游戏高玩才会如此详尽地去记这些繁多复杂的游戏参数。
初弥叹了口气,去刷牙洗脸。
镜子里的少女面无表情,面容憔悴,漂亮狐狸眼都黯淡了下来,眼下还多了两个“黑眼圈”。
初弥:怪不得说玩游戏会被吸干精气,原来是真的。如果让她回到昨天,就算王姐给她十箱零食她也不会答应接这个工作。嗯,一百箱倒是可以考虑。
刷牙洗脸结束,少女直接扑在了柔软的床榻上,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
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