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书记,和我联系的这个人,你们还没确定吗?”
“庆文同志,你的这次行动已经不是咱们北方局领导了,而是中央的领导直接单线指挥,至于你的真实身份也只有中央的这位领导以及华东局的郑华强书记,还有我三个人知道,甚至咱们华东局掌握的南京站、上海站的地下党组织里的最高领导都不知道,你的行踪是严格保密的,”杨书记的所说一点都不夸张,早在1924年的时候,**中央在上海成立了特高科,周恩来等三人负责组织实施,号称“龙潭三杰“。那时的孔庆文被周恩来同志选定作为秘密特工潜伏到敌人内部,在**中央,也只有周恩来同志一个人知道孔庆文的真实身份。据史料记载,这位开国的总理在弥留之际才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出这件事,并要求在合适的机会下为孔庆文同志正名。但是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样的要求根本无法实施,以至于这部书的男主人公孔庆文的历史原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正名,他的名字和事迹才陆续被解密。让笔者痛心的是,由于工作的需要和环境的险恶,历史原型的名字在我党的党员名册上根本就找不到,而是出现在了国民党阵亡烈士名册上,他的墓碑至今还存在于台湾。朋友啊,请不要去指责那段历史,因为英雄无悔。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这样的英雄还没有被解密,他们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迷,这就是谍报战线的残酷,让我们缅怀这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生命的英雄,他们是无冕之王,他们的英灵也同样萦绕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波光粼粼的大明湖水映入孔庆文的眼帘,杨书记的话无疑是在向自己说明,这次的南京之行除了要面对复杂的环境之外,还有可能随时失去与上级组织的联系,而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自己的能力和信念,“我明白,”孔庆文轻轻地点了点头。
“因此,你将独自应对每一件突发的事情,你的处境将更加险恶,由于你身份的特殊,南京方面自不用说,肯定要对你的身份进行甄别和试探,还有重庆方面的国民党,甚至是咱们自己同志都会误以为你是汉奸,很可能会对你的生命构成威胁,“杨书记长出一口气,这些话让他自己都觉得心情压抑,”更主要的是日本人,在济南,你上面有齐燮元这把保护伞,但在南京,你将直接面对日本人的残忍和奸诈,所以你一定要合理地利用你的身份保护自己,”杨书记转过身,神色凝重地注视着孔庆文的眼睛,“党培养你不容易,你的作用无可替代,上级已经明确指示,为了确保你的安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牺牲一切代价。”
孔庆文的眉头紧锁,“我明白。”他当然能听出杨书记这句话的分量,但就是为了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其他的一切代价,孔庆文必须要慎之又慎,他不想让任何一名同志成为保全自己的代价。
“你现在的代号已经改了,新的代号是——淬火!你的这个代号会在你第一次和组织接上头后启用,我们在电文中看到你的这个代号,就说明你已经开始投入工作,“杨书记的话语逐渐沉重起来,”但是要切记,你的这个代号不仅仅代表你的身份,更代表密电的等级,不到万不得已,在电台中不准使用这个代号,如果你要终止使用这个代号,只需要在电文的署名里反过来使用这两个字,我就会明白的。”
孔庆文用力地点了点头,终止代号,也就是说自己在绝境当中最后一次使用这个代号,这将意味着在发出这份电报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将终结,而那两个字,将成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绝笔。
这些要求虽然听上去十分残酷,但作为孔庆文的上级,杨书记必须要在他走之前进行说明,这就是组织纪律。杨书记也觉得话题有些沉重,他领着孔庆文又沿着湖边走了几步。“对了,庆文啊,你多次向组织提出的入党申请,上级组织考虑到你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还是没有批准,”杨书记坚毅的目光落在孔庆文的脸上,“庆文,在我的心目中,你早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员了!”
孔庆文把目光洒向碧波浩渺的湖面,低声说道:“我能理解,我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