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因比鲁留下的精神遗产吗?’林安的意识核心在思考。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比丘的躯体犹如一个精密的能量转化器,正贪婪地吸收、转化着古婆罗洲这独特的修行场能。这里的核心,是“声音”——宇宙最原始的振动。它不是单一的修炼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个巨大的、由无数修行者共同构筑的灵性交易所。
在城市的中心“宇宙音殿”,景象更是令人震撼。巨大的环形穹顶下,没有神像,只有复杂如星图的声波共振符文刻在地面和墙壁上。
来自四面八方的修行者占据着不同角落:身着兽皮、浑身图腾刺青的先住民萨满,正敲击着镶嵌奇异晶石的人皮鼓,鼓点带动奇异的磁场震动;天琴座流亡者后裔的纤细身影飘在空中,以精神力牵引着悬浮的音叉,奏出空灵如天籁的旋律,蕴含着深奥的数学频率;甚至能看到一些肢体经过生化改造的星际旅人,他们胸口镶嵌的晶体发出同步的心跳般光芒,将自身的能量波动转化为可解读的光谱音律……
“欢迎来到‘混沌归一之所’,”一个声音直接在林安心湖中响起,温和却带着无法抗拒的穿透力。一位笼罩在朦胧星辉中的女性身影出现在他身边,她的身体似乎由纯粹的光构成形态,不断变幻。
“我是阿斯特拉,星际语言学家。这里很美妙,不是吗?不同维度、不同文明对‘真言’的解读,如同棱镜的每一面,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本源之光。我们交换,我们学习,我们印证。”
林安(比丘)点头:“万法同源,声为显迹。因比鲁留下的导图,打开了无数条通往源头的路径。”
“确然如此,”阿斯特拉的声音带着一丝咏叹调,“可惜,路径多了,执迷也就多了。你看那角落。”
林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到一群身披深红斗篷的修士,他们围坐成一个严密的三角阵型,口中诵念着尖锐、急促、充满力量的祷文。
他们的声音带着强烈的意志力和某种侵略性,彼此的精神力拧成一股,冲击着殿内和谐的能量场,刻意在共鸣场中撕开裂缝,试图将某种单一的、排他的意念灌入他人的精神。旁边一位修行水系音波法的女士微微皱眉,一层柔和的水幕波纹在她周身漾开,抵御着那充满控制欲的意念侵入。
“争执总会存在,”林安(比丘)叹息,这是他作为“比丘”在此生活长久积累的感触,“共鸣的极致,有时也会沦为干扰的噪音。求同存异本不易,尤其在触及‘本源’之时。”
就在这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如同冰冷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滑过整个“宇宙音殿”。和谐的共鸣场域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林安敏锐地感到脚下大地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不自然的痉挛。这感觉稍纵即逝,被殿内宏大的声波所淹没。但一种更深沉的不安,开始在林安(比丘)心中滋生。这不是来自修行者的争执,而是来自……天外?或者地底?
时光在古婆罗洲文明独特的时间流速中悄然滑过。对于沉浸于灵性海洋与高频信息交换的“比丘”(林安)而言,岁月的界限早已模糊。他或许经历了几度春秋,或许只是几个宇宙心跳的瞬息。然而,那份因帝俊大战爆发而弥漫整个地星的恐怖肃杀之气,终于如同最深沉的海啸,毫不留情地拍碎了这片宁静的灵性港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