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到,捧着倭寇靠近,越发欢喜:“陛下,赵羽送来六百里加急战报,倭寇之乱,平了。”
倭寇忽然就平了?
“嗯?”虞帝来了兴致,接过沐全忠手中奏折。
【臣平倭将军赵羽,问陛下安】
【陛下,臣于海州,不断剿灭倭寇....后得到消息,倭寇之乱中,最大缘由,竟是东瀛王之子居幕后...经平倭营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终生擒明义...】
【倭寇之乱,暂且已经平定,短时间内,应不会再起风波...】
【臣欲押送明义及其余倭寇回京...请陛下恩准...】
【臣平倭将军赵羽,再问陛下安。】
除了请旨,奏折中,还有请功的奏报,上面记载着最后一战平倭营将士们的功勋。
最让虞帝侧目的,便是战报上记载,护旗手宋大虎,百将刘全等等人,孤军入岛,为大军争取时间抢滩。
又检查战报片刻,虞帝露出意外:“这平倭营怎么回事?现在竟只有一个千总?”
平倭营五千人马,一个千总?
沐全忠伸长脖子看一眼,指了指末尾:“陛下您看这里,赵羽说,千总地位显赫,没有陛下点头,他不敢轻许,若非担心兵马控制不便,他甚至都不会让京营出身的牛大胆担任千总...”
“咦,还有这里,那小子说,此战宋大虎和刘全,还有王小九什么的,表现极其出色,请陛下恩准册封千总,还有李忠吴水根周青什么的,可以提拔为百将...”
越说,沐全忠越是古怪。
陛下何等煌煌天威,亲自册封千总百将?亏赵羽那小子想得出来。
虞帝也深以为然...区区一个千总,也配朕亲封?不过该说不说,赵羽那小子,真真是忠心,兵权在手都不知道用。
若是满朝臣子都如赵羽那小子一般,何愁天下不宁,何愁百姓不安康?
不一会儿,虞帝陡然皱眉:“这周青有什么功劳?赵羽这小子竟然还特意提了一嘴?”
他很仔细的看了看战功汇报...对比对其他人功勋的详细描述,周青的功劳只是说有大功,却没细致的提周青这个人有何功劳,如此一个人,却出现在了提拔名单上?
虞帝那御极数十年的本能,瞬间就嗅到了猫腻和阴谋的味道。
沐全忠想了想,小心翼翼提醒:“陛下,您忘记了?按照洪涯千户的回报,赵羽他....他在海州,和一个名唤周小枝的姑娘,两情相悦,听说那姑娘还为了赵将军茶饭不思呢。”
还在纳闷的虞帝,忍不住骂道:“赵羽这小子跟他爹一个德行!难道没听说过温柔乡英雄冢吗!”
沐全忠立即赞同:“陛下,赵羽那小子就该罚!奴婢可算是明白了,那周青恐怕没上战场,赵羽这小子肯定是谎报军功!”
前脚骂人的虞帝很是不悦:“若非担心外人误会赏罚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