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羽不愿意去,是因为私心,能享乐,谁愿意吃苦?却依旧去了,就如那句话,上不负皇恩浩荡,下不负赵家为国尽忠的先祖。
而老太监,心里一松,转而恨声:“陛下,那赵羽竟然辜负皇恩,奴婢斗胆,请陛下下旨以斥责。”
“你这老货,真是老糊涂了。”虞帝哑然。
“陛下恕罪,奴婢只是凡俗,不似陛下依旧壮年,虽然不知道奴婢哪里错了,不过陛下说奴婢老糊涂了,那奴婢肯定就是老糊涂了...”老太监抬头,满脸都是困惑和敬仰。
心底也决定,这一次他让赵羽露了好大的脸...虽然只是顺势而为,却也全靠他!赵锋得出出血才行!
哪有不收钱就办事的道理?
虞帝微微摆手,话音轻松写意:“你呀,一天天就说漂亮话讨朕欢喜,朕明白,朕已经五十多了,不年轻啦。”
“陛下才不老呢。”老太监极其固执。
虞帝忍不住又摇头,这老家伙。
转而重新拿起折子,随口:“赵羽回来后,提醒朕。”
而这些奏折,许多地方都送来暴民生乱的消息。
直将虞帝看得又变得不喜...一群愚民,就因为暂时多一些赋税就不断闹腾,难道就不知为国分忧吗!
他又没有让百姓毁家纾难!
活不下去?不可能,新增的赋税虽重,却有经过朝廷公卿仔细规划,虽然的确会艰苦一些,却不至于活不下去。
一群刁民,不识大体,不看了。
虞帝舍了奏折,转身离开紫薇殿。
........
仁兴37年,9月21
霖县,城外,半里
路边凉亭
十余仆从在凉亭外伺候。
四个官吏坐在凉亭里,此时,四个官吏尽皆伸长了脖子看着路的尽头。
穿着县尉服饰的男子皱眉:“怎么还没到?”
穿着县丞服饰的人开口:“按照公文,终归是在今天到,区别不过是或早或晚。”
又过了好一会儿。
远处终于有了动静。
有三十余人打头,中间有一少年骑着马,骑马少年附近有二十余人,骑马少年的身后,还跟着一大群.....一大群清一色的壮实汉子。
最关键的是,这些汉子,穿的是皮甲。
人人披皮甲,外加那体格...很显然,这是精锐啊。
“终于来了。”一直等着的官吏,纷纷一喜。
却并没有主动迎上去,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