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残部和张作林等军阀势力,拿下平津,完成全国统一。现在,我们开始商讨具体的作战路线和战术部署。”
话音刚落,帐篷里就炸开了锅。
“我觉得应该从鲁南突破!”第三师师长杜与明率先起身,指着地图上的滕县位置,“这里是敌军防线的薄弱点,我带装甲团从这里撕开缺口,一个月内就能打到济南!”
“不行!”第五师师长宋溪濂立刻反驳,“鲁南山地多,坦克根本展不开!我看应该沿津浦铁路推进,依托铁路线补给,稳扎稳打!”
“稳扎稳打?等咱们到济南,人家早就把防线修好了!”一个年轻的团长忍不住喊道,“咱们现在有飞机、有坦克,还有航母支援,直接从海上登陆大沽口,抄了张作林的老窝,多省事!”
“你懂什么?”旁边的副师长范汉杰瞪了他一眼,“大沽口有日军的军舰,贸然登陆只会引发国际纠纷!委员长强调过,这次北伐要‘避免外交冲突’!”
帐篷里顿时吵成一团。主张速攻的拍着桌子说“有装备就该打快仗”,支持稳进的则据理力争“华北不是南方,地形复杂得很”,还有人提出分兵合围,却被反驳“兵力分散容易被各个击破”。
德国顾问团的成员也加入了讨论。古德里安坚持他的装甲集群理论:“集中所有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形成拳头,在平原地带打出纵深,这是最快的胜利方式。”
曼施坦因却摇头:“对方会利用城市进行防御,我建议先以炮兵摧毁工事,再让步兵肃清残敌,坦克负责掩护——别忘了,你们的对手虽然装备差,但熟悉地形,不能轻敌。”
隆美尔则在黑板上画起了迂回路线:“我认为可以派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穿过冀中平原,直插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前线自然不攻自破。”
李宇轩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看着争吵的军官们,看着激烈讨论的德国顾问,忽然觉得这场景很熟悉——就像当初在黄浦军校的战术课堂上,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为了一个战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
“都静一静。”他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议论。帐篷里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李宇轩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重重一点:“争论是好事,但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胜利。”他环视全场,语气沉稳而有力,“从现在开始,各师提交详细的作战预案,三天后汇总讨论。德国顾问团负责拟定装甲、空军、海军的协同方案,尤其是‘萨拉托加’号航母的使用,必须万无一失。”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4月份出兵,还有两个月准备时间。我要你们把每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清楚——弹药补给、伤员转运、与友军的通讯联络……任何一个细节出错,都可能让弟兄们白白送命。”
帐篷里鸦雀无声,只有炭盆里的火星偶尔噼啪作响。军官们脸上的激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军人特有的凝重——他们明白,这场会议之后,第五军就将踏上真正的战场,那些在训练场上挥洒的汗水,那些用重金购置的装备,都要在炮火中接受最残酷的检验。
李宇轩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几个月前刚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