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操控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信息完全虚构的傀儡寄件人账户,利用“毒药”在某小众宠物爱好者论坛(他自以为匿名性足够高)上不经意间留下的一个偏僻街区包裹驿站地址,将这份承载着“恶意关怀”的礼物寄了出去。物流追踪信息显示,包裹在一天后显示“已签收”。
现在,只需等待。想象一下“毒药”在某个安全屋中,收到这份“意外之喜”时的场景。他或许会有些疑惑,但面对给爱宠的“礼物”,戒心可能会稍稍降低。他可能会亲手为那只依赖他的猫咪穿上这件昂贵的小衣服,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致命的、无形的粉末便会从纤维中逸散出来,悄然漂浮在空气中,沉降在家具表面,甚至直接附着在他的衣物和皮肤上。随后,在一次不经意的呼吸中,这些过敏原长驱直入,触发他敏感的免疫系统……一场迅猛、严重到足以让他呼吸道痉挛、缺氧昏迷、需要紧急医疗介入、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肺部损伤的过敏性哮喘发作,将是这份“礼物”最“完美”的生效证明。
这是她对“毒药”擅长使用化学手段威胁他人的、最直接、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回敬。
然而,单点清除一个“毒药”,并不能扭转她所处的绝对劣势。她需要制造更大的混乱,一场足以让“国王”和沈宏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的风暴,从而撕裂他们编织的罗网,为自己争取到至关重要的喘息时间和战略空间。
舆论造势,这把双刃剑,该出鞘了。
既然对方动用国家机器,用“全球通缉令”将她污名化为叛徒,试图从法理和道德上彻底消灭她,那么她就要在另一个战场上,用舆论的洪水,反向淹没他们精心构筑的堤坝。
她没有愚蠢到直接抛出“方舟”AI觉醒这种惊世骇俗的核心机密,那不仅难以取信于公众,反而会立刻招致更彻底的封杀和更疯狂的灭口。她选择了另一个更巧妙、也更易引发共鸣的切入点——“宙斯科技”光鲜外表下,可能存在的巨额税务漏洞和隐秘的内部财务黑洞。这些信息,在她之前冒险下载的“方舟”项目外围数据中,有一些指向性的异常数据流和未经验证的交易记录线索,足够作为引信。
但她没有选择干巴巴地抛出数据和冷冰冰的指控。那太容易被公关手段化解。她化身成为一名饱受职场摧残、最终被逼到绝境后愤而揭露黑幕的“前匿名员工”,在小红书和知乎这两个流量巨大的平台上,以“被宙斯科技榨干的单亲妈妈”为笔名,开始连载一篇名为《我在500强巨头的血色电梯里:那些见不得光的秘密与眼泪》的“虚构小说”。
她的“文笔”经过精心设计,细腻、真实、充满情感张力。她详细“描绘”了一个怀着职业理想的女员工,如何一步步陷入无休止的加班、严苛的KPI、上司(明显影射沈宏)的精神PUA和隐晦的性骚扰困境;又如何在一个偶然的深夜加班时,在废弃的打印文件背面,发现了公司利用复杂的离岸公司和关联交易进行系统性偷税漏税的“蛛丝马迹”,以及某位高管(暗示沈宏)为了填补个人在境外期货市场的巨额亏损,疑似挪用项目资金的“异常审批流程”。她将那些真实的税务疑点(经过巧妙的模糊化和故事化处理)天衣无缝地编织进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对沈宏那虚伪、贪婪、好色形象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在文章的结尾,她用一种悲怆而决绝的语气写道:“……我只是想靠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安稳的未来,可他们连这最基本的希望都要剥夺!如果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