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名和小胡六回到村里,又激动,又沮丧。
激动的是:“夏夏姐的农庄做得可好了!里面的人都穿古装!还学古代人说话!”
村里人恍然大悟:“难怪不让我们去帮忙,原来是有安排。”
沮丧则是:“夏夏姐请了别人帮忙,她还把她弟弟叫来了。”
村民们惊讶:“她弟弟?她爸后面生的那个弟弟啊?”
胡名不知道。
小胡六摇摇头:“应该不是,那个小孩儿比胡名还大呢。”
胡名都没见过简星夏,不太可能是简星夏父母离婚后再生的孩子。
但村里人跟简星夏的接触也不多,只是在找她的过程里,听说她爸再婚,还有了家庭,说简星夏有了弟弟妹妹。
但是也不清楚这弟弟妹妹,到底是不是简星夏她爸再婚后生的。
也有可能是女方带来的。
于是,村里人更心疼简星夏了:“唉,夏夏这孩子也太老实了,她爸能舍得让她一个人在山里住着,她暑假还能把弟弟接过来。”
胡大却是很疑惑:“夏夏什么时候接的她弟弟?我怎么不知道?”
村里人也不清楚,不过,自从夏夏回来之后,山里就经常进出人。
先是电工师傅,后来夏夏的同学朋友,还有来买板栗的、送货的、安装的、修路的……
别的不说,今天光小车就来了十几辆,有不少人都认识夏夏呢。
“可能是哪个车上的熟人带来的也不一定。”
村里人毕竟不能挨个车子查验,人家顶多驾驶人开窗问个路,谁知道后排坐了几个人。
村里人心里疼着,他们跟简星夏的姥姥亲,算是她的“娘家人”,见不得简星夏难过、受欺负。
还是胡大作为村官,出来制止了大家的发散思维:“夏夏虽然心好,但不是个糊涂的,她能一个人把老屋收拾出来,叫这么多人来帮忙,心里是有成算的。”
“她爸怎么对她,我们管不着,但夏夏叫她弟弟过来,那就是夏夏觉得能叫。”
胡大从陆安村扶贫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怎么想都没用,夏夏是咱们村第一个开起农家乐的,我们好多老想法都没做成,她能做成,我们就只管听她的、配合她就行。”
胡大警告村民:“大家伙儿好心是好心,但别自作主张,凡事问过夏夏再说。”
“刚才胡名和小胡六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夏夏不叫我们上去,是她自己有安排,不是跟村里生分了,别想东想西的!”
村里人连连点头:“对,夏夏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就行,别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