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她们大梁朝不比徐老汉的大盛朝,铁器珍贵,寻常人用不起精铁,用得起精铁的人,又不会用精铁来做绣花针。
这一套针带回去,那就是荷花她们吃饭的家伙事儿,能用上好多好多年。
简星夏挑来挑去,最后让林三娘再带些红糖、菜籽油,和一点粗盐回去。
粗盐是受朝廷管控的,简星夏不想让林三娘冒险,便只给了一人一两的量。
粗盐颗粒大,一两也没多少,不起眼。
红糖和油就好说一些,吃进肚子里,谁也不知道。
林三娘一一收起来,这是东家小姐的好意,她会在适当的时候,分给姐妹们。
几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林三娘背着大大的包袱,离开了山庄。
……
穿过山洞,太阳已经将近下山。
林三娘心里忐忑,小心躲着人群,回到了家。
家里,桃丫和杏丫已经做好了饭,黍哥儿在摆碗筷。
见到林三娘回来,三个孩子都很高兴:“娘!吃饭了!”
家里如今不说多好,但也不用饿肚子了,几个孩子脸上的菜色肉眼可见地褪去,长出了一点肉肉。
晚上吃的是红薯饭,一半陈米,是林三娘用好米跟张管事换的。
一半红薯,是桃丫和杏丫拿陈米和每日林三娘带回来的蔫吧野菜,去集市上换的,又能多换出一点来。
一家人折腾折腾,粮食越吃越多,心里总算没那么慌了,晚上也能吃上干饭。
今晚有一大碗野菜,一小碗鸡蛋羹,还有一碟萝卜干。
林三娘谨记简星夏的吩咐——孩子们长期没吃饱,不光缺热量,还缺营养,吃饱的同时,要补充营养,多吃蔬菜和肉蛋。
林三娘是不知道什么叫营养的,热量她也是半猜的。
但她记住了,要多吃蔬菜和肉蛋。
要是别人说这话,她多半会当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戏谑——肉和蛋,有的吃难道她还会不吃吗?
但简星夏说这话,林三娘就老老实实照做。
故而她虽然只想带米面和布料盐巴回来,但也偶尔带些鸡蛋和简星夏给的肉回来,让孩子们“多吃”点儿肉蛋。
只是她不知道,简星夏说的“多吃”,跟她认为的“多吃”,那可差着不少。
矮桌上的鸡蛋羹是用一个鸡蛋蒸的,桃丫先给杏丫和黍哥儿舀了一大勺,蛋羹所剩不多,她又要给林三娘舀。
林三娘连忙伸手盖住自己的碗:“桃丫,你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