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些布,又厚实,又细密,又绵软。
林三娘几乎想不出,到底是怎样的织布机,才能织出这样的布。
看着不像是粗布或者细布,反而像是将两层细布织在了一起。
想来他们这样的小城是没有这样的织布机了,或许江南、京城的贵人才有吧。
因而林三娘决定先做几件里衣。
一来这布料做里衣软和,招贵人喜欢。
二来,做成里衣之后,便不轻易示人,对这布料有疑问的人,便更少些。
于她,也是一层稳妥。
……
下午,林三娘便带着米面出了门。
这回她也不去别处了,就去张府。
上两回她一共也就换了一斤多的精米给张管事,但张府上下十几口主子,肯定是不够吃的。
在张管事这里,半斤精米,能换到四斤陈米。
去别人府上,多听些闲话不说,还只能换到两三斤。
至少还有两个月,地里才能有产出,叫人不饿肚子,林三娘便决定多换一些。
说是多,其实也不过是一斤米,一斤面。
张府角门上的小丫鬟见到林三娘,十分机灵地将人请进来,在角门里头等。
“张二妈妈说了,见着林夫人来,便请进来。”
林三娘也怕在外面惹人眼,便依言进来了。
如今饥荒饿昏了人眼,大家都盯着这些富户呢,林三娘也不敢显露太多。
幸好张管事很快就来了。
见到林三娘,张管事劈头就问:“你跟我透个底儿,到底还有多少精米精面,别一天天半斤半斤的,淅淅沥沥没个利落干净。”
她第一回得了脸,主子夸她办事得力。
第二回她巴巴地送了上去,叫跨院里的听见了,说她狗眼里瞧不见人,只知道侍奉主院,不把跨院的主子当主子。
这还不止呢。
主子吃了两回精米,再吃陈米,更觉得无味。
虽说主子常有应酬,但每日总有一餐是要陪着老太太吃的。
林三娘拿来的那点儿米,就够老太太和大老爷的,连大太太都吃不上。
亏得只有她弄来了两回好米,旁人都弄不到,才能一直挺着。
不然,大太太,和跨院的二房、三房,都要骂死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