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虽忍不住多看,但却忍得住不开口,并不耽误干活。
而且对于灶台的使用,可比简星夏得心应手多了。
简星夏已经算是现代人里吃过苦,小时候住过农村见识过土灶大锅的了,但这么多年生活在城市里,烧起火来,多少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不是烧糊了,就是火候不够。
但林三娘就熟悉多了,她能看着板栗的状态,调整灶膛里的火候大小。
既不浪费一根柴,又能把煮板栗的水熬干,让颗颗板栗都熟透,果肉粉糯。
煮了两锅,渐入佳境。
简星夏觉得林三娘煮的比她煮的还要好吃一点。
第三锅就开始尝试冰糖口味的了。
简星夏让林三娘少煮一点:“先煮八斤试试吧,我将糖和盐按比例称给你。”
说着,用电子秤称了一些盐和冰糖。
落在林三娘眼里,又是一阵难以言说的震撼。
你看这四四方方的铁疙瘩,既没有秤砣,又没有秤杆,但东家小姐就说它能称东西。
甚至简星夏啪啪啪地按了几下,铁疙瘩上还有一小块地方会亮起来。
林三娘觉得自己做梦都梦不到这东西。
盐和糖入锅,林三娘便仔细搅动,冰糖味的要比原味更仔细些。
火若是大了,冰糖熬干了,就容易发苦。
若是一直小火,翻来翻去,糖化了之后又会起砂,做不到简星夏要求的薄薄一层,如冰般包裹的状态。
大约四十多分钟后,一锅冰糖栗子才煮好。
简星夏尝了一颗,就赞不绝口:“林三娘,糖浆的黏度和薄厚程度刚刚好!栗子很入味!”
父母离婚后,简星夏就没有被谁照顾过,吃饭从来没有人会关心她的口味。
她也不求人,高中的时候住校,每个星期回家,就自己给自己做饭吃。
这么多年下来,她厨艺也算是不错了,而且因为没人教,就习惯了自己琢磨,上网找教程。
大学的时候在宿舍用小锅做饭,室友们也很捧场。
但跟林三娘一比,还是不及。
林三娘见简星夏没有不高兴,是真心夸赞她手艺好,终于忍不住抿着嘴笑:“我原先给人帮工,多是在厨房帮忙,只是后来……”
“只是后来什么?”
简星夏递过几个栗子,示意林三娘也尝尝。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