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危机没了之后,朝廷也好,其余势力也好,就有空关心别的事儿了。
高产粮食,自然是重中之重。
民以食为天,农耕文明最在乎的就是粮食。
北京早在燕王朱棣来就藩前,北京地界的所有耕地都种满了高产粮种。
北京如今从粮食产量来说,大明最盛,这么形容完全没有毛病。
燕王朱棣因此痛并快乐着。
快乐的是他的封地不缺粮食,富裕。
痛苦的地方在于,朝廷里已经开始有人兴风作浪带节奏了。
鼓动洪武大帝把北京的耕地全部收缴归朝廷直接管辖……
这像话吗?
吃相难看到这种程度,别说朱棣给提出这种建议的朝臣们的名字全部记在了小本本上,就连洪武大帝都拧眉。
知道大明初建立,一切百废待兴,不管是子民,还是朝臣都穷,可再穷也不能吃相这般难看。
谁家藩王封地的耕地是朝廷直接管理的?
他这个皇帝亲爹都没脸说,他自己来管理的话,朝廷哪里那个脸说这话?
而提出这种建议的朝臣,不就是想借此机会插一手,好中饱私囊吗?
吃相难看不说,手段也粗糙,朱元璋都不想看第二眼的程度。
朱元璋表示,只要自己没失心疯就不会同意这个事儿,顺带还给朱棣这个儿子去了信,说明了他的态度,好让儿子安心。
朱棣本来也不信他爹会同意这种提议。
可知道这事儿了,朱棣也就多关注了一下高产粮食的原产地是哪里,该查的事儿还是要查清楚的。
这才有那管事去苏家买粮食的事儿发生。
“高产粮食,如今虽然很多地方都在种,可哪处的产量都不如灵水村高,灵水村的耕地,也有人去查看了,也不如王爷您那几个农庄里的良田好,偏偏产量就很高。”管事说完这事儿,朱棣就坐直了身板。
莫非灵水村是什么福地不成?
“灵水村物种很丰富,家家户户那院子,都硕果累累,尤其是苏家,大门进去之后,就能感受到一股子灵气一般,让人神清气爽,说不来的那种清灵感扑面而来。”管事这话勾起了朱棣的好奇心。
如今的朱棣也不大啊,正是精力旺盛,对很多事儿都好奇想要寻根究底的年纪啊。
“这么神奇?”朱棣可没少听一些民间神神鬼鬼的传闻。
“不敢欺瞒王爷,是真有那种感觉,而且很明显,且苏家那位老爷子,年轻的有点儿过分了,都快七十的人了,也就两鬓微微发白,可见苏家是有些异常的,且私底下也打听了,灵水村都知道苏家有个福星转世,说是苏家那姑娘出生后,苏家就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管事认定苏家有些神奇,却不觉得苏天凤是所谓的福星转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