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现在就在上课,随时听,随时走,不用交费,数学讲座课,感兴趣(*▽*)私信我。”
随时听,随时走?
李瑶有点懵,链接打开,果然是在上课,摄像头是黑的,只有一个平静的女声,听起来有点显小,但语速一点也不慢。李瑶赶紧看了看PPT,发现讲得就是高三数学总复习的内容。
学校里正在进行一轮复习,李瑶对这些内容很熟悉,可看了看,她又觉得有点陌生。这个网课老师使用的PPT简单粗暴,没有任何装饰,只有黑字白底,字体还都是最丑的黑体。但是内容——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地摆在上面:“秒杀公式”。
这是啥?
第17章减肥成功的高考状元17出租车,夏天……
裴春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遵照常规的一对一进行上课。
一对一固然可以快速地筛选出高净值的客户,但是一对一教学也同时意味着“不稳定”、“随机性”,意味着她必须高频率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但是,她其实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啊!如果家长要她开摄像头,要她发银行卡号呢?
于是,裴春之果断舍弃了一对一教学的挣钱模式,改而模仿上辈子疫情之后衍生出的辉煌网课模式——薄利多销。课程四十九块九,免费试上一节课,缴费即拉群。裴春之打开□□消息,差点被几十条好友申请闪了眼睛。她全部通过,然后把准备好的文案进行群发,拉群。同时,她打开视频软件,开始直播上课,不开摄像头,只有屏幕分享,PPT嘛,刚做的,新鲜出炉。
数学。她最擅长的科目。上辈子高中时她几乎不用怎么学就能在数学上获得高分,老师经常让她去教一些成绩吃力的学生,久而久之,裴春之发现,对于成绩中游的学生来说,最有用的办法其实是“偷懒”。
相似的几何图案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导数可以靠微积分偷懒;统计靠的是思路,还可以多学一点高等数学……裴春之把脑子里还没忘干净的东西筛出来,写了个“秒杀公式”的大标题上去吓唬人。
她一心两用,一只手抓着鼠标,不断地把新申请的好友拉进群里;同时嘴上丝毫不停,行云流水地把十来个公式往白板上一写。这个视频软件还没有经历大疫情时代的全面升级,并没有发评论功能。于是裴春之把□□消息放在旁边看弹窗,很快收到大批路人的疑问:“这些是什么公式?”
是六年后高考辅导书的精华。裴春之心里暗暗想到。
她淡定地喝了口水,回答道:“现在,我可以向你们发誓,全网没有人比我更懂高考应试数学。”
*
赚翻了。
裴春之没有手机,当然也没有支付宝。她找霞姐帮忙,开通了微信和微信收款,然后把二维码丢到了群里。简直是稀里哗啦,六七十个人朝她丢来了四十九块九。还有几十个人在犹豫,后台私信响得像闹钟。
已经九点多了,裴春之匆匆扫过一眼,把集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答案回复在了群公告,并宣布四十九块九是三次课程的费用,这三次课会分三周讲完,每周的周三晚上,她都会来上课。这五次课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高考数学中的那些“秒杀公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