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知景帝怒了,这和之前不一样,他倒是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臣子们的大旗。
只可惜这人还没出现,不然他定要让此人看看他这个先帝支不支持秦泽。
不如就拿他的脑袋来支持。
【只见画面中群臣跪在地上,大殿紧张氛围好像化成实质。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再次触动文帝的怒火。
但要让他们支持分科考试,那也绝无可能。
毕竟能荫蔽家族子弟,又为何要选择劳资考试?
能站在大殿上参加朝会的,就算是站在最末端,出了长安那也是京城来的大官。
宁做长安九品芝麻官,不做郡中太守。
举荐制、荫蔽制,这多么合理的捞钱,安排自家人入朝为官的正当手段。
合情合规合法,任何风险都没有。
这分科考试出来了,那必定是来取代举荐制、荫蔽制的。
本想着慢慢的劝导皇帝的,谁曾想出来个李牧官大傻帽。
一下子把事件拉高了一个等级,本来吧这事就是循序渐进的。
这个李牧官的“以死劝诫”出头,这到底是哪家人提出来的这么个愚蠢的主意。
李牧官瑟瑟发抖,脑海中闪过很多种想法。
陛下就算再怎么愤怒,应该不会杀了我吧?
我只是嘴上说说,没想真的死啊。
好不容易坐到牧官的位置上,他这年纪还能往上升一升。
应该不会的,陛下不会杀我的。
陛下杀了我,我就会成为大梁历史上第一个血溅朝会的人。
而且因为劝诫陛下,这样的缘由,这样的死因。
陛下杀我,乃是不听劝诫。
此后还有谁敢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么一想李牧官紧张的心情放松了点,毕竟他是要在朝会上想要撞住而死的人。
陛下生气愤怒也是应该的。
陛下,现在都没说要杀我,那应该就没事。
李牧官从最开始的紧张害怕,甚至是连自己的遗言都想好了,再到现在的放松,甚至是有点得意。
他可是唯一能激怒皇帝然后全身而退的人。
诸朝臣都要领他的意,他仿佛已经想象到未来呼风唤雨的日子了。
“我向来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皇帝,既然李爱卿想要在朝会上展示一下铁头功,朕,也是应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