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艘能进入己方的导弹射程,发射出去快艇上所携带的导弹,任务就算完成了,……
当时,022导弹快艇上的官兵,每个人都做好了,在发射完携带的导弹后,用快艇撞击敌舰的准备。
用这些大无畏的、官兵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祖国需要,我就是最后一枚导弹,……”
也就是说,他们跟“五爷”一样,出去,就没打算能再活着回来!
但凡有一点办法,谁愿意拿人命去换啊,要是当年水师有现在的实力,何至于如此的心酸啊!
还有个战术,相信年纪稍微长一点的军迷都知道,那就是空军的“八换一战术”。
当时鹰酱的五代机F22已经服役,而花家的主力战机,却还是二代的“八爷”。
面对无法弥补的代差,那就只能继续用命去拼了,拼不过质量拼数量,拼不过战机拼战术,……
这里要提醒一下那些年轻人们,当年所谓的“八换一”,可不是“八架换人家一架”。
而是说,用八架己方战机,去消耗掉对方所携带的导弹,然后再利用“八爷”高空高速的优势,去获得一次攻击对方F22的机会,或者把消耗完弹药的对方战机赶走,……
也就是说,己方的这八架战机,纯纯就是用来消耗对方弹药的“消耗品”!
这才是当年甚为悲壮的,“八换一战术”的本意!
再远一点,还有更加悲壮的铁原阻击战中,那著名的“天女散花战术”。
九千多人,分散在几百个阻击据点中,没有补给、没有增援、没有撤退、只有死亡。
“不计伤亡,只为拖住敌人更长的时间”,这就是当时的命令,“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坚守住阵地,争取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一般军队,伤亡达到百分之三十,还不溃散的就堪称精锐了,但这支英雄的六十三军,阵亡率高达90%以上,却仍然没有退后一步,直至敌人主动退去,……
因为这场仗,他们打,注定会死很多人,如果他们不打,就会死更多的人,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打了!
明知必死,却慷慨赴死,一个师,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一个连,或许,这个世界上,只有花家的军队,能够执行这样的“战术”吧。
嗯,或许,抗战之初的倭军,也有可能做到,但西方那些国家的军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还有汉江阻击战中,五十军三万人,硬扛敌方二十五万人五十天,战损两万一、高达70%,硬是半步不退,以至于其长官都“无颜回乡见滇村父老”,……
现在终于知道,楚霸王当时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了吧,他带出来的可都是子弟兵啊,都是他的亲属袍泽,现在却全部战死,就算他回去了,面对乡亲们问起来的时候,你让他该如何作答?
当年的兔兔,就是如此的硬气,我们想过所有的办法,但却从没有想过放弃,我们想过所有的死法,却从来没有想过认输,……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