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没看错,清廷也不当冤大头,就给他们“回礼”两匹锦缎,意思意思也就得了。
上面灰色的那条走廊,就是唐老板实控的瓦罕走廊
这样和谐的场面,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在之后的历史中,哪怕是坎部的头领变动,都会向清廷驻西域省的机构进行报备。
哪怕到了近代,两次鸦片战争已经把清廷打出原形了,坎部仍然和清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但这样和谐的场面,一直到了1891年就结束了,因为大嘤帝国终于对坎部下手了。
此时的坎部,全部人口加起来,也不过才区区万余,而且还分居各地,自然不会是大嘤帝国那些龙虾兵的对手。
坎部无力抵抗,只能逃亡西域省,向爸爸求救。
这会儿的清廷,自己都是日暮西山、风雨飘摇的境地了,哪还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干儿子啊。
但面对藩属国的求助,做为宗主国的清廷也不得不出面,去跟大嘤帝国进行交涉。
可自古以来,失败者所说的话,往往都是不被人重视的,谈判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在谈判代表薛福成的极力争取下,最终大嘤帝国还是退了一步。
谈判的结果是,大嘤帝国认可清廷与坎部的藩属关系,坎部以后也可以继续向清廷进贡,依旧可以归伊犁将军管辖,但大嘤帝国也要派官员进入坎部,对他们进行“监督”。
如此一来,坎部名义上还是清廷的藩属国,但实际的控制权,却是被大嘤帝国给掌控了。
当然,大嘤帝国所谓的控制,也只是象征性的,就那万儿八千的人口,估计他们也没看在眼里,所以坎部一切照旧,坎部跟花家的关系,也是一切照旧。
就这样,一晃又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而此时,大清早已经亡了!
按说,大清已经亡了,那些大清的藩属国,是不是也该烟消云散了?
其他人如何做,坎部不管,但他们就认准了,花家是亲爹,谁也不能拆散两父子之间的关系,哪怕是这个亲爹也不行!
于是,大清在的时候,他们给大清上贡,大清没了,他们就继续给北洋政府上贡,北洋政府没了,他们就继续给国府上贡,……
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每年他们都准时把贡品送到西域省,即便是得不到花家当时官方的回复,他们也不在乎。
做儿子的只管进贡,把孝心送到就行了,至于爹会如何做,爱咋滴咋滴吧,当时的坎部,就是这么的尿性!
不止如此,时间来到了三六年,由于大嘤帝国担心咄咄逼人的沙俄,会越过帕米尔高原,对阿三哥这边下手,于是就加强了对于坎部掌控力度,逼迫坎部不许再向花家“朝贡”。
这直接把坎部给惹怒了,不让俺给俺爹上贡,这还了得?
于是,他们直接给花家当时的国府写了一封信,要求直接并入花家。
三七年,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