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十号,机器一夜不停,拉过来的材料全都生产完了,总共生产了一万零三百份。
王多鱼见状,十分果断地让郑宝印他们带着这些产品,直接南下几百公里外的其他城市进行分销。
同时还让机械系继续开足马力,继续生产。
机械系教学楼的五间教室内,七十多名学生和老师,三班轮换,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楼建国、田茂华他们这些没有回老家过春节的人,也都加入进来,赚这笔外快。
一份日历本就是两毛钱,一万份就是两千块钱,他们七十人分,每人能够拿到二十八元左右。
而这仅仅只是一两天的工资罢了。
所以大家都非常高兴。
到了二十三号这一天,机械系这边已经生产了超过十二万份,王多鱼还是没有叫停。
反而已经在外面租到了厂房,就看楼建国他们愿不愿意继续加班了。
除了部分老师选择退出之外,五十多人愿意干活。
于是,春节也会继续生产。
当然,他们继续生产和售卖日历本的时候,王多鱼在二十三号中午十二点半坐上了回老家的汽车。
郑宝印他们这些人还在外面奔波呢,春节肯定也不会回来了。
他们根据王多鱼的指示,奔赴京城、魔都、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十万本日历只是起点,二十万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春节过后的销售情况具体如何,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总之,他们要是有什么最新情况,那就随时给王多鱼打电话就对了。
大红沟村,王多鱼三兄妹带着王君宏这个小家伙回来了,郑宝东并没有回来,他也跑去工厂那边加班赚钱去了。
一天就能够赚三十块钱左右,谁不想要这笔钱
况且这样的好事儿,又不是每天都有,春节过后肯定就没有那么多了,所以节前能够赚多少就是多少。
至于过年,在哪过不是年
老王家的亲戚长辈们,从王多鱼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之后,大家反应各不相同。
年轻一辈都十分赞同,甚至还询问王多鱼,这样的机会还有没有
没钱的日子,他们是受够了。
反正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嘛,大家都可以下海经商,赚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可惜,他们是暂时没机会了,只能等春节之后再说了。
王多鱼他大哥、三哥等老一辈人就不太赞同,因为过年是大团圆嘛,怎么能不回家呢
然而不管他们是什么意见,反正王向东、王建超他们都在外面没回来,他们现在也不可能回来。
“老九,你媳妇呢”
三哥突然开口问了一句,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她有事没回来。”王多鱼的笑容很正常,但也因为如此,才让他大哥三哥他们看出了端倪。
不过这是王多鱼自己的事情,外人也不好说什么。
转过天就是除夕了,王多鱼父子俩在木屋里睡了一晚上,醒来的时候,屋内还是那么温暖。
因为王多鱼半夜起来加煤了,要不然,屋内早就冷下来了。
北方的冬季,室外非常冷,室内如果不烧火炕的话,根本睡不着。
王多鱼家是木屋,墙壁很厚,屋内十分保暖。
抱起小家伙洗漱过后,他那两个小姑就过来了。
“没你们我还真的不习惯,快帮我带娃.”
看到两个妹妹过来,王多鱼如释重负。
他很想当好一名奶爸,但小家伙太闹腾了,又不怎么听话,特别是穿衣服的时候,一直扭动身子,根本不会好好配合。
甚至小家伙都以为他父亲跟他玩呢,他还更高兴,小腿可劲儿蹬。
“嘻嘻!”
两姐妹顿时捂嘴偷笑,她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