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看归看,不能盲目,还是脚踏实地好一点,选定一个方向前进.”
王多鱼忽悠了一会儿,然后才劝说他们赶紧先吃饭吧。
这一顿饭下来,十多人几乎都被忽悠瘸了。
不过就在快结束的时候,代义安突然问了一句,为什么王多鱼不愿意去美国留学呢
此话一出,祝汉廷他们都纷纷附和,表示美国有多好多好。
而且陈省身他们这些数学教授在美国那边不是生活的很好嘛,为什么王多鱼那么排斥呢
“这个就不要问了,我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没什么好说的”
对于这个问题,王多鱼已经有些免疫了,也不太想回答,连敷衍都不想应付一下。
或许在代义安他们看来,美国很牛逼,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而且现在上面也说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嘛,王多鱼却那么排斥美国。
这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见王多鱼并不想多说这件事,大家也都识趣地没有继续聊。
回到哈工大之后,王多鱼的生活开始变得规律了起来。
转眼时间,已经来到了即将春暖开的三月份,北国风光也都开始进入万物复苏的季节了。
刘晓俪没有给他写信,他也没有当一回事儿,似乎两人都在斗气,就看谁先憋不住。
朱玲倒是给他写了一封信,聊起了锡拉胡同六号院的那些邻居,或者准确来说是那些租户的事儿。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王多鱼第一次到朱家,而且还是以朱玲对象的身份登门,买了不少礼物。
虽然没有领证结婚,也还没有开始谈这件事,但房子已经买下来了。
她父亲朱启正支援了一千块钱人民币,王多鱼拿出两千块钱,朱玲出了三百块钱,合计三千三百块钱拿下了锡拉胡同六号院。
并且之后,朱玲也搬进了这套四合院的小跨院居住,从此就不住在医学科学院宿舍。
王多鱼之前送了一辆二六自行车给她,让她现在每天可以骑自行车往返锡拉胡同和医学科学院之间。
当然,这两个地方也就是一公里的距离,非常近,就算不骑车,也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房子已经被买下来了,所以朱玲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包租婆,这个月就体验了一把收租的感觉。
尽管只是十块钱,但把她给高兴坏了,所以写信跟王多鱼分享这件事。
其实王多鱼知道,她之所以高兴,并不仅仅只是收租,更是因为她父母不再催促她结婚了,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了。
毕竟现在王多鱼跟她已经算是绑定在一起,等四月王多鱼去京城作学术报告的时候,估计就会正式提结婚这件事。
甚至到时候直接领证结婚得了。
王多鱼是二婚,他跟朱玲坦白过这件事,甚至她还见过陈清婉这个前妻,就是之前那次两人关系突飞猛进,在北大燕园游玩时偶遇的。
不过朱玲已经没有印象了,她也不是很在意这件事,反正王多鱼也没有跟他前妻生孩子,而朱玲自己也都是二十七岁了,当然不会再拖沓了。
只是王多鱼没有想到的是,朱玲让他隐瞒了他有前妻的事情,没告诉她父母,就是怕节外生枝。
看完朱玲的信件之后,王多鱼微笑着拿起纸和笔,给她写了回信,提及了他最近在哈工大忙碌的事情。
虽然未来老丈人朱启正支援了一千块钱,并且告知他和朱玲两人,这笔钱不急还。
但是王多鱼还是在最近这段时间,疯狂写稿,直接将《雪城第三卷天明》和《雪城第四卷暮光》给写了出来。
每卷都是十六万字,总共三十二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