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府城巴陵也不足百里!
鹿角镇的陷落,是因惠登相在战事初期太过大意轻敌之缘故,而鹿角镇又是惠登相的必救之地。
因此在六月上旬与中旬,惠登相部与楚军的玄武左大营、以及在后接应的虎贲营进行了多次惨烈的交战。
但到了六月下旬,楚军参谋总部长许定远、副部长汤梦唯、楚军副帅陈建志与柳大钧、北路联军参谋分部次长童英等人一致决定,为防玄武左大营孤悬于外,命王其彰与熊山河率部回撤至汨罗江一线。
许定远与汤梦唯等人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汨罗江的中游还有一座平江城。
平江城由惠登相麾下两千精锐把守,又有数千地方豪族武装协防,且平江县以南乃是长沙府的浏阳县。
而当时的汨罗江一线只有柳家营与天佑营驻守,浏阳城则由白老二与王其惟的玄武右大营之丙营驻守,且丙营不仅未满编,绝大多数还都只是新兵。
至于玄武右大营的甲营,由大统领白老二率领驻守于浏阳县以西的长沙府城善化县,以及府城以西的宁乡县、湘阴县以西的益阳县。
玄武右大营的乙营则由副大统领王其惟及麾下将领分别带领,驻守于长沙府的东南部之渌口镇、醴陵县、湘潭县、攸县与茶陵州等地。
原本王其惟率领的玄武右大营之乙营是在浏阳县集结,并欲北上攻打岳州府的平江县。
但在六月上旬时,醴陵县与攸县的地方豪族爆发了一场叛乱,且叛军夺得醴陵城以后竟是向西攻打渌口镇。
要知道渌口镇可是北路联军的后勤枢纽之一!因此,玄武右大营的副大统领即刻率乙营由浏阳县南下醴陵县与攸县平叛,并由麾下干将在浏阳县建立玄武右大营的丙营。
而当时连接汨罗江一线与占领鹿角镇的玄武左大营之间这近百里之地的,只有赵烈的虎贲营。
但虎贲营的左部被千总曹敢带去长沙府西部的安化县驻防,右部则被千总罗征带去长沙府南部的湘乡县驻防。
因此,连接汨罗江一线与鹿角镇玄武左大营的,只有虎贲营之前、中、后三部的不足三千将士。
虽然赵烈不仅骁勇且战场经验极其丰富,但惠登相能调动的岳州府东部兵力超过两万!
且赵烈的长项与短板皆极其明显,他善于骑战与奔袭战,但步战与防御战委实乏善可陈。
只因当初玄武左大营‘意外’夺得鹿角镇之时,赵烈正好率部跟随其后,是以成了玄武左大营与汨罗江一线的连接部。
但玄武左大营想继续北上攻打岳州府城巴陵却极为困难。
因惠登相为夺回鹿角镇,以万余步骑围困玄武左大营于该镇,另有一个水师营在洞庭湖上日夜炮击该镇,又有五千余步骑在鹿角镇以南阻击赵烈的虎贲营。
再有平江县,惠登相麾下的将领在该县有两千余将士与数千地方豪族,他们则疯狂袭扰汨罗江一线的天佑营与柳家营。
在这等情况之下,玄武左大营若是再执着于鹿角镇,虎贲营极可能被惠登相给耗死,届时玄武左大营将成为真正的孤军。
且若惠登相率主力全力突破汨罗江防线,位于汨罗江以南的湘阴县、浏阳县乃至长沙府城善化皆会处于惠登相的兵锋之下不得安宁。
因此,北路联军决定让玄武左大营放弃鹿角镇,回撤至汨罗江一线。
由于王其彰与熊山河率领的玄武左大营在回撤时极有章法,赵烈又率虎贲营在旁策应,故而惠登相也‘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从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惠登相只是与北路联军对峙于汨罗江一线,因为他还面临第二个问题。
这第二个问题便是,惠登相的兵力不足。
莫要看惠登相在岳州府东部能调动两万余将士,但驻守于汨罗江一线的楚军北路联军在人数上可不弱于惠登相。
如王其彰与熊山河的玄武左大营,大营内的甲营与乙营皆为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