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大帅已猜到这‘阮大家’是谁了哩?”
于青青俏皮地对唐世勋眨了眨眸子,旋即她也不卖关子,极其肯定地说道:“经卑职多方确认,这‘阮大家’正是当朝兵部右侍郎阮大铖的女儿阮丽珍!”
坐在书案前的郑玉珠和那蒙面女子皆是面露惊奇之色,兵部右侍郎的女儿跑来衡阳做甚?
唐世勋的脸上则透露着一丝诡异,果然是阮大铖的女儿!在这个时代能被称为‘大家’的阮姓女子也只有阮丽珍了。
若从为官与风骨的角度而言,阮大铖这老小子无论在这个时代亦或后世皆让人诟病不已。
早在天启朝那会儿,阮大铖就投靠了‘九千岁’魏忠贤而成为了‘阉党’中人,当魏忠贤在崇祯元年倒台以后,阮大铖在清流言官的口诛笔伐之下黯然退出了崇祯朝的政治舞台。
直到今年京城沦陷崇祯自缢,善于钻营的‘官迷’阮大铖因在陪都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而后升任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
在原本的历史中,当满清夺得南京城以后,阮大铖也如‘文坛领袖’钱谦益一样投降于满清政权。
由此可见阮大铖的政治立场与风骨气节被世人诟病也实属正常。
不过,若单论戏曲艺术领域,阮大铖与阮丽珍父女俩在这个时代皆是排得上名号的作曲大家。
比方说阮大铖创作的「春灯谜」、「燕子笺传奇」等;又比方说被誉为‘江南才女’的阮丽珍创作的「梦虎缘」、「鸾帕血」等,这父女俩的作品在江南的戏曲界皆是备受推崇。
至于说阮大铖为何要让女儿阮丽珍‘插队’进入使团队伍?难道是来与楚湘名士交流曲艺?
唐世勋心中冷笑,就如马士英把他的堂妹夫杨文骢派来当招安副使一样,难道马士英是想让诗书画三绝的杨文骢来楚地搞文化交流?
显然不是如此!马士英和阮大铖这两个老狐狸可是弘光朝廷的首辅与兵部右侍郎,他俩的政治智慧与手腕岂能小觑?
唐世勋捋了捋思绪后换个话题问道:“我们这边准备得如何?谈判副使由谁担任?”
于青青颔首答道:“三位谈判的正副使已定下,正使自然是衡州知府秦正甫,副使为东路总管府大总管秦薇儿、还有北路总管府的三主事曹公公。”
“秦薇儿和曹公公?”唐世勋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有意思,衡州府和东路的军政要员们居然‘舍得’把一个谈判副使的名额让给北路?
当楚军各界高层在六月底得悉弘光朝廷决定重新派使团来进行招安以后,由谁来做楚军这边的谈判使之争论就没有停歇过。
其实对于谈判正使的人选,绝大多数楚军高层皆认为由衡州知府秦正甫来担任最为合适,因他们有一个共识,即楚军与朝廷的招安使团第一次‘交锋’不能让大帅唐世勋亲自下场,否则一旦谈不拢甚至闹僵的话就少了许多斡旋的余地。
但谈判副使的人选可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了,如大帅府秘书局座魏落桐、衡州府学宫学正蒋夫子、东路总管府大总管秦薇儿、东路联军参谋分部长赵吉晟、卫戍衡州府的青龙左大营大统领汪庆达、肃卫统领于青青、楚军商会会长十三姑等等,皆有人提议可出任谈判副使。
还有人提议宝庆知府许定江来当副使,甚至还有人提议由身兼楚军镇抚、参谋与后勤三大总部正副部长之职的汤梦唯回来参与谈判,不过这两个提议的声音很快就消失。
因许定江才刚刚担任宝庆知府一个多月,他既要与西路总管府交接府内各州县的行政事务,还要巡视各地以熟悉政务,哪有空专程回来担任谈判副使?
何况许定江与衡州知府秦正甫皆是零陵人,他俩在零陵城之时就已斗得不亦乐乎。
许定江做梦都想不再做秦正甫的副手,而秦正甫也恨不得许定江‘滚’远一些,如若许定江当真来当副使恐怕也不乐意,且秦正甫也不愿再与他搭班子。
至于‘楚军二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