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一名专家补充道,“你对外界的态度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陆远的语气很平静。
“有点不合群。”专家斟酌着词语,“科学研究需要合作,需要交流。”
“你这样把自己孤立起来,对研究没有好处。”
陆远笑了:“各位老师的意思是,我应该跟王俊豪那样的人合作?”
“不是这个意思。”张教授连忙解释,“但是你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商业化并不是什么坏事,适当的商业运作,可以让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明白了。”陆远点点头,“那各位老师认为,我接下来应该研究什么?”
“青稞。”张教授说道,“西藏地区的主要作物,如果能够改良青稞,对那边的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其他专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陆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好,我会考虑的。”
说完,他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但是专家们不知道的是,陆远并没有放弃青稞研究的打算。实际上,青稞的改良,正是他下一步的计划。
只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做。
回到宿舍,陆远打开了系统界面。
【青稞种子】的图标还是灰色的,但是旁边有一行小字:【需要特殊环境激活】。
陆远思考了一下,决定先实地考察一下现有的青稞种植情况。
第二天一早,陆远向领导申请了一批青稞种子,说是要进行对比实验。
领导很支持,立刻批准了申请。
陆远拿到种子后,直接去了实验田。
但是这次,他没有使用任何现代化的设备,也没有调配营养液。
他只是在实验田的一角,用最原始的方法,挖了几个小坑,把青稞种子种了下去。
“陆远,你在干什么?”
正在工作的技术员看到这一幕,忍不住问道。
“种青稞。”陆远的回答很简单。
“这里的土壤和西藏差别很大,青稞怎么可能长得出来?”技术员摇摇头,“你这不是浪费种子吗?”
陆远没有解释,只是继续他的工作。
很快,陆远种青稞的消息就传开了。
“你们听说了吗?陆远在种青稞。”
“青稞?那不是西藏的作物吗?”
“就是啊,这里的环境完全不适合,他这是在瞎折腾。”
“我看他是被夸昏头了,以为自己什么都能种出来。”
议论声越来越多,但是陆远充耳不闻。
每天早上,他都会去看看那几颗种子,给它们浇水,除草。
一天、两天、三天……
一个星期过去了,地里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陆远,要不然算了吧。”李教授实在看不下去了,“青稞的生长环境要求很严格,你这样种不出来的。”
“再等等。”陆远说道。
又过了几天,张教授也来劝说:“陆远,我们都知道你有本事,但是也要尊重科学规律啊。”
“青稞需要高寒环境,需要强紫外线,这里的条件根本不满足。”
“你还是回到红薯的研究上来吧,那个更有前景。”
陆远摇摇头:“我想试试。”
“试什么试?”张教授有些急了,“你这是在浪费时间!”
“现在外面多少人在看我们的笑话,你还要继续下去吗?”
陆远看着张教授,平静地说:“张老师,您觉得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严谨。”张教授理所当然地回答。
“那为什么在我还没有失败之前,您就认定我会失败呢?”
张教授被问得哑口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