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陆远正在家里整理明天展示用的资料,王俊豪突然走了过来。
这一个月来,王俊豪一直被软禁在村里,整个人憔悴了不少。
“老陆,明天的活动,我能不能参加?”王俊豪的语气有些恳求。
陆远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参加干什么?”
“我…我想看看你的成果。”王俊豪有些尴尬地说,“说实话,这一个月我想了很多,我承认以前是我错了。”
陆远放下手中的资料:“你想说什么?”
“我想为以前的事情道歉。”王俊豪深吸一口气,“三年前的事情,确实是我对不起你。我不应该瞒着你抽走资金,更不应该让你一个人承担所有损失。”
陆远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但是我真的想弥补。”王俊豪继续说道,“你的技术这么厉害,肯定会改变世界。我不求参与,只求能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陆远考虑了一下:“你可以参加,但是不许添乱。”
“谢谢,谢谢!”王俊豪激动得差点流泪。
第二天一早,云雾村就热闹起来了。
一辆辆大巴车开进村子,各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陆远站在自家院门口,看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心中没有丝毫紧张。
“陆远同志,准备开始了。”李将军走过来,身后跟着一位身材高大的外国人。
“这位是美国农业部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逊博士。”李将军介绍道。
约翰逊是个五十多岁的白人,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很有学者风范。但是他看向陆远的眼神中,明显带着质疑和不屑。
“陆先生,很高兴见到你。”约翰逊用有些生硬的中文说道,“我对你的技术很好奇。”
“欢迎。”陆远礼貌地回应。
“不过我必须说,”约翰逊突然转用英文,语气变得咄咄逼人,“亩产四十万斤这个数字,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技术,那一定违反了某些自然规律。”
现场的翻译快速将他的话翻译成中文,在场的中外专家都将目光投向了陆远。
陆远淡淡一笑,用流利的英文回答:“约翰逊博士,科学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突破所谓的'不可能'。一百年前,人们也认为飞机是不可能的。”
约翰逊没想到陆远的英文这么好,愣了一下。
“但是农业不同于工业,它受到生物学规律的严格限制。”约翰逊继续说道,“任何违反这些规律的技术,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比如呢?”陆远反问。
“比如基因污染,比如生态破坏,比如…”约翰逊停顿了一下,“比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这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约翰逊这是在暗示陆远的技术有安全隐患,这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陆远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约翰逊博士,科学需要证据,不是猜测。如果你有证据证明我的技术存在安全隐患,请拿出来。如果没有,请不要进行恶意猜测。”
“证据?”约翰逊冷笑一声,“那就让我们看看你的所谓'证据'吧。”
李将军适时地打断了这场针锋相对的对话:“各位专家,我们还是先去实地考察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玉米地。
当那些外国专家看到眼前的景象时,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米多高的玉米杆,硕大饱满的玉米棒,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片土地。这样的场景,确实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这…这真的是玉米吗?”一位欧盟的专家喃喃自语。
“怎么可能长得这么高,结这么多玉米棒?”
“这密度也太高了,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