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叮嘱妇人路上小心,这才与她们道别,骑着马继续向北境出发。
一路无话,几日后,三人终于抵达幽州将军府。府中的侍卫看到黄宁回来,连忙迎上来,接过马缰绳,又让人去通报府中的管家。
管家很快跑出来,躬身道:“王爷,您可算回来了!府中一切安好,就是前些日子,契丹那边派了使者来,说想和您商议和谈的事,还送了些礼物,我让人把礼物放在库房了,就等您回来定夺。”
黄宁点头:“知道了,先带我去书房,把契丹使者送来的书信给我看看。”
管家应了声,引着黄宁去了书房,又让人将书信和礼物清单取来。黄宁翻开书信,上面的字迹是契丹文,旁边附有汉文翻译,大意是契丹部落经野狼谷一战后,元气大伤,愿意与大明朝廷议和,不再袭扰北境,还愿意每年向朝廷进贡马匹和皮毛,只求朝廷能允许契丹部落在雁门关外的草原上放牧。
黄宁看完书信,又看了看礼物清单,上面写着骏马五十匹、狐裘二十件、皮毛一百张,都是北境稀缺的东西。
他沉思片刻,对陈先生说:“契丹此次议和,看似诚意满满,实则是因为野狼谷一战损失太大,短时间内无力再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议和对北境百姓来说是好事,能让他们安稳度日,所以这议和可以答应,但要派使者去契丹部落,敲定议和的细节,尤其是边界划分和进贡的数量,必须明确,不能给他们留下反悔的余地。”
陈先生点头道:“王爷说得对,另外,我们还要在边界线上增设哨所,派士兵巡逻,防止契丹部落趁机偷袭,毕竟契丹向来反复无常,不得不防。”
马忠也道:“我愿意带一队士兵去边界巡逻,再去契丹部落一趟,和他们敲定议和细节,保证不会出纰漏。”
黄宁点头:“好,就由你去,带上十名精锐士兵,再让翻译官随行,务必注意安全,若遇到突发情况,以自身安全为重,及时派人回来报信。”
马忠领命,转身去准备行装,打算次日一早就出发。
次日清晨,马忠带着士兵和翻译官离开将军府,黄宁则让人去各个州县传令,告知百姓们契丹议和的消息,让大家安心准备春耕。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都十分高兴,纷纷到将军府门口道谢,有的还送来自家种的蔬菜和粮食,黄宁让人一一收下,又转交给府中的厨房,让厨师做成饭菜,分发给府中的士兵和下人。
接下来的几日,黄宁忙着处理北境的政务,先是查看了各个哨所的防御情况,又去学堂和医馆了解情况——学堂里的孩子们已经能识不少字,医馆里的大夫也为不少百姓治好了病,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日午后,黄宁正在书房处理公文,管家突然进来禀报:“王爷,门外有个叫‘阿古拉’的契丹人求见,说是契丹部落首领耶律烈的弟弟,带了十名随从,说是来商议议和的后续事宜。”
黄宁愣了一下,耶律烈被俘后,契丹部落就由他的弟弟阿古拉接任首领,没想到他会亲自来幽州。
他沉吟片刻,道:“让他们在大堂等候,我换身衣服就过去。”
管家应了声,转身出去。黄宁换上常服,又让人通知陈先生一同去大堂,随后迈步走向大堂。
大堂里,一个穿着契丹服饰的壮汉正站在中间,身材高大,脸上带着一道疤痕,眼神锐利,看到黄宁进来,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契丹部落首领阿古拉,见过镇北大将军。”
黄宁抬手道:“不必多礼,坐吧,不知阿古拉首领亲自前来,有何要事?”
阿古拉坐下后,开门见山道:“将军,我此次前来,一是为了感谢将军在野狼谷一战中没有杀我兄长耶律烈,二是为了敲定议和的细节,另外,我还想求将军一件事——能否放我兄长回契丹?我们愿意用五十匹骏马和一百张上等皮毛交换。”
黄宁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道:“耶律烈在北境烧杀劫掠,害死了不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