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接过圣旨,指尖触到明黄绫缎时,仍能感受到战场残留的血腥气。
他对着使者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臣定不负圣恩,清剿叛军,保北境安宁。”
使者离去后,陈先生捧着刚清点好的军械账簿走近:“王爷,缴获的战马多是劣马,兵器也有半数生锈,看来李崇的主力军备远不如传闻中精良。”
黄宁翻开账簿,目光扫过“锈蚀弯刀三百二十柄”的字样,眉头微蹙:“这倒奇怪,李崇曾是前唐骠骑将军,按理说该懂军备重要性,怎会用这般劣质兵器?”
马忠这时带着两名俘虏走进帐中,那两人是李崇麾下的小校,此刻垂头丧气,双手被绳索捆着。
“王爷,这两人招了,说李崇的军备都是从黑市上低价收来的,他手里的银子大多用来拉拢农户,根本没余钱置办精良兵器。”马忠沉声道。
黄宁看向那两名小校,语气放缓:“你们可知李崇还剩多少残部?分散在何处?”
其中一名矮个子小校抬头,声音发颤:“回、回王爷,李崇还有四千多残部,分散在幽州周边的三个山寨里,由他的三个副将统领,约定三日后在幽州城外汇合。”
另一名高个子小校补充道:“那三个山寨都在深山里,易守难攻,副将们还说,要是李崇战败,就带着残部去投靠草原的契丹部落。”
黄宁眼神一凛。契丹部落近年在北境蠢蠢欲动,若让叛军与契丹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刻铺开地图,指尖落在幽州周边的山脉上:“陈先生,你立刻草拟文书,通知幽州刺史,让他派兵封锁通往草原的要道,防止叛军逃窜。”
“马忠,你带着两百骑手,去探查那三个山寨的具体位置,记住,只许侦查,不许惊动叛军。”
“护卫统领,你留下整顿俘虏,将愿意归降的士兵编入队伍,不愿归降的暂时关押,等战后再做处置。”
三人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去。帐中只剩下黄宁一人,他盯着地图上的幽州,思绪翻涌。
此次虽俘虏李崇,但若不能彻底清剿残部,北境仍不得安宁。更何况,李崇能煽动农户反叛,说明百姓对赋税积怨已深,若不解决此事,日后恐再生叛乱。
次日清晨,马忠带着侦查结果赶回营地。
他指着地图上三个标记点:“王爷,第一个山寨叫黑风寨,在幽州西北的黑风山,地势陡峭,只有一条小路能上去;第二个叫清风寨,在幽州东南的清风谷,四周都是密林,易设埋伏;第三个叫落云寨,在幽州东北的落云山,山寨建在山顶,能俯瞰山下动静。”
黄宁点头,又问:“三个山寨的兵力如何?”
“黑风寨有一千五百人,清风寨一千两百人,落云寨一千三百人,每个山寨都有副将统领,其中黑风寨的副将周虎最是凶悍,据说曾是前唐的百夫长,擅长近身搏杀。”马忠回道。
陈先生这时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王爷,幽州刺史回信了,说已派三千兵力封锁通往草原的要道,还说幽州城内粮草充足,可支援我们作战。”
黄宁放下地图,沉声道:“好,那我们就先打黑风寨。黑风寨地势最险,若能拿下它,既能震慑另外两个山寨,也能断了叛军向西北逃窜的路。”
他当即下令,留下五百士兵看守营地和俘虏,其余两千五百人随他前往黑风山。
行军途中,黄宁让人将李崇押在队伍前方,用囚车装着,故意让沿途百姓看到。
百姓们得知李崇被俘,纷纷围上来,有人扔烂菜叶,有人骂不绝口,还有曾被叛军劫掠的农户,对着囚车跪地痛哭。
黄宁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陈先生道:“你看,百姓心里是向着朝廷的,只是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才会被李崇煽动。等平叛结束,我得向朝廷上书,请求减免北境三年赋税,安抚民心。”
陈先生点头:“王爷所言极是,民心安定,北境才能真正太平。”